大隋朝仁壽三年,其時天下太平不久,各地民風彪悍,尤以山東以及關中等地民眾為甚,好勇鬥狠者比比皆是。這一日,山東濟州城南的一座客棧門口,人群熙熙攘攘,傳來了一陣陣爭執。待得一幹閑雜人等圍觀上來,細細看清那正在橫眉怒眼,大嚷大叫的年輕後生是何人等,頓時都吃了一驚,立刻就遠遠的散了去。
你道為何,卻原來那正在大發雷霆的不是旁人,正是這二年在這濟州城中聲名日甚,惡名漸顯的一個潑皮。這潑皮仗著是城主大人的幹兒子,四處為非作歹,魚肉鄉裏。
看到是他,鄉鄰們躲閃尚且都來不及,又哪敢近到身旁去。一眾人等遠遠躲開了去,心裏都替那客棧內的人暗暗擔心,卻不知這客棧老板如何得罪了他,被他如此欺淩。
正當眾人暗自思量之時,隻見客棧之中猛地飛出了一物,準確無比的砸在了那兀自大鬧不休的惡少頭上,大夥尚未反應過來,就聽得一陣雷鳴般的聲音響起:“你這賊斯鳥,在這裏大嚷大叫,弄得爺爺喝酒也不快活,趕勁給爺爺遠遠的滾開了去,若是惹惱了爺爺,小心爺爺把你這瘦猴兒零碎了下酒!”
聲音未落,就見一個虎背熊腰的漢子從客棧中竄出,沒等那惡少開口,拳頭便揮了上去,對著這可惡的家夥就是一頓好揍。隻看得圍觀的眾人一陣熱血澎湃,暗暗歡呼。卻也有這膽小的悄悄開溜,隻怕一會兒官差來捉拿此人時,不分青紅皂白,將大夥兒盡數捉拿,一同下獄。
這廂裏那漢子正自拳打腳踢,那邊廂就見衙門裏的官差如狼似虎,飛奔而來。讓大夥訝異的是,當看清那正在揍人的漢子時,領頭的官差反倒停住了腳步,遠遠的低頭哈腰,畢恭畢敬的叫了幾聲:“程爺,程爺,還請手下留情!”
將將喚了幾聲,那漢子才意猶未盡的停了手腳。斜眼瞅了一下帶隊的差頭,那漢子粗聲粗氣的說道:“告訴這賊斯鳥,讓他以後把招子放亮些,莫要在擾了爺爺的酒興,否則爺爺生撕了他!”
“那是,那是,小的一定如實轉告!”這差頭連聲應和,小心翼翼的來到那潑皮身前,“薑少爺,薑少爺。。。”低聲喚了幾聲,見地上的人沒有動靜,這差頭慌了神,急忙俯下身去。
那“程爺”剛走到客棧門口,就聽的一聲驚慌失措的慘叫,回頭看時,隻見那差頭顫抖著癱在地上,哆哆嗦嗦的叫道:“不好了,不好了,薑少爺死了!知縣大人非要了我等的小命不可!這,這,這可如何是好?”
正當一眾官差六神無主的時候,那本已走到客棧門口的程爺轉過身來,大步走到那差頭身前:“怕什麼,好漢做事好漢當,人是爺爺打死的,你將爺爺帶回去就是!”
“小人怎敢!”那差頭哭喪著臉,一副剛死爹又要死娘的表情。
“你怕什麼!人是爺爺弄死的,自有爺爺去認罪,難道還要你等頂缸不成?閑話少說,這就帶路,爺爺倒要看看那知縣老兒如何威風!”說著,便轉身行去。身後那一幹官差聽得不用自己頂罪,頓時歡天喜地,急急忙忙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