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PC時代”到來
觀察
曾經頗為輝煌的PC市場正在經曆快速萎縮:PC出貨量連續第五個季度下滑,即使輝煌如微軟,如今也不得不在PC日漸式微之時尋找新出路。“後PC時代”已加速到來。
“宣布吧——PC卒於2013年5月28日。至少,來自IDC的證據如此顯示。”5月30日,當美國市場研究公司IDC向下修正了對逐漸衰落的PC市場的預期,以反映今年一季度PC銷量的超預期大幅跳水時,福布斯中文網如此宣稱。
曾經頗為輝煌的PC市場正在經曆快速萎縮。近日,市場知名研究公司Gartner和IDC又一次發布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全球PC出貨量下滑11%,這是PC出貨量連續第五個季度下滑。
現在說PC已死也許是誇大其辭了,但事實上,即使輝煌如微軟,如今也不得不在PC日漸式微之時尋找新出路。“後PC時代”已加速到來。
微軟PC路愈行愈艱
一宣布CEO辭職,公司股價立刻大漲8%,被稱為微軟“超級銷售員”的微軟CEO鮑爾默看到這一幕,不知心中作何感想。相比在移動互聯網中大踏步前進的蘋果、三星、穀歌等公司,如今的微軟已經成了一個“移動”困難的泥足巨人,不複當年在IT領域叱吒風雲的威風。
在鮑爾默過去任職的13年間,微軟的營業收入從2000財年的229.6億美元增長至2013財年的778.5億美元,淨利潤則從2000年的94.2億美元提高至219億美元。遺憾的是,資本市場,投資者似乎並不買賬,2000年微軟的市值一度超過6400億美元,比現在蘋果的市值還要高出不少,而如今微軟的市值隻有不足2900億美元,這意味著如果2000年你就持有微軟的股份,你的資本將縮水50%以上。而競爭對手蘋果卻從2000年市值不足50億美元,達到2012年的6235億美元。
7月19日,因財報業績不佳,微軟股價暴跌,市值一天之內蒸發近340億美元。有分析說,這次暴跌主要是由於科技界改變航向,蘋果iPad為代表的移動智能終端搶占PC市場,微軟PC銷量驟減所致。
近些年來,隨著互聯網移動設備的大發展,PC與移動智能終端的競爭日益激烈。微軟不得不在PC日漸式微之時尋找新出路。
對微軟和鮑爾默而言,在移動互聯網的布局上錯過了最好的時機。目前,微軟有WindowsPhone操作係統,推出自己的Surface平板電腦。這款被寄予了微軟很多移動互聯網夢想的產品,過去一年的銷售收入隻有8.53億美元,不及蘋果iPad一個月的銷售數據。
如今,微軟正麵臨市場嚴峻挑戰,微軟在努力提升在線服務營收與必應(Bing)市場份額的同時,正以最快的速度投身到智能移動終端的發展潮流中。Windows手機與正在研發中的新型遊戲機Xbox One或成微軟的救命稻草。微軟的未來之路仍然充滿變數。
PC市場快速萎縮
壟斷者的困境,某種意義上標誌著PC時代的沒落。
“個人電腦市場正在經曆史上時間最長最嚴重的下滑。”業內人士分析說,相比去年同期,全球所有地區的PC出貨量都在下降,其中,亞太地區已連續5個季度出貨量下滑,歐洲、中東、非洲市場則出現連續兩季度兩位數下滑,“這種萎縮的速度還在加快。”
聯想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將當前的PC市場形容為“有史以來最嚴峻”。盡管已躍升成為全球第一大電腦廠商,聯想的傳統PC銷售規模也出現了明顯下滑:今年二季度其筆記本電腦銷量下跌12.9%,台式電腦的綜合銷售額則下跌2.8%。
其他電腦廠商銷量更是下滑顯著。以西歐市場為例,來自Gartner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惠普PC出貨量比去年同期減少30%,戴爾出貨量比去年同期減少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