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6回 約見(2 / 2)

“趙書記,我接到通知就趕緊趕來,沒有耽誤您的時間吧?”佟國傑謙遜的說道。

“沒有沒有,我上午就見你自己,咱們好好談談。”趙大強沒有跟詢問別的有嫌疑幹部一樣坐的高高在上的施加壓力,而是走下來跟佟國傑對麵坐在沙發上,示意佟國傑喝水,才接著說道:“我看了你帶隊去河陽調查大橋坍塌事故的報告,發現有幾個問題寫的不太明晰,所以就把你請過來當麵核對一下,免得對我們下一步的調查造成阻礙,希望你能夠坦誠的給我解惑呀。”

“趙書記,是我們的不對,太不細心了,居然沒有把報告寫清楚,哪裏不明白您請問吧,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佟國傑誠摯的說道。

在這種約見中間,趙大強從不廢話,直截了當的問道:“第一,當初你們河陽方麵拿到大橋設計圖樣的時候,有沒有逐一核實圖樣的科學性跟安全性?第二,當時這個工程省交通廳授權河陽市進行招標施工,是如何交給天安路橋的,天安路橋又是如何違規再次轉包給河廣實業的,這裏麵存不存在權錢交易問題?第三,建橋選址的時候,河陽的工業園已經選址,當時考慮沒考慮距離太近,會影響到大橋的穩定性問題,是否做過處理?為什麼現在出現了跟建橋時同樣位置的文化園施工影響到大橋橋基的言論,你們調查組是否就這個問題做過準確的測算?如果做了,報告上為什麼對這個問題閉口不談?”

佟國傑聽著趙大強一開始談話,就收起了一開始的親熱,淡漠卻又冷冽的說出這三個問題來,他的心裏就“咯噔”一下,為什麼呢?因為這三個問題貌似非常好回答,其實卻每個都隱藏著許多無法言表的忌諱,一點沒有考慮周到,就很可能把某個絕不該牽連進來的人物給牽連了進來,一旦牽連進來,可就是給自己種下了滔天大禍了,日後要想挽回的話,著說出去的話可不是用鉛筆寫在紙上的字,用橡皮擦一擦就掉了,那可是一根根釘子,沒準就把自己給釘死了!

趙大強拍出這三個問題,也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才擬定的詢問策略,他何嚐不知道這三個問題暗含的玄機?但是,他可以明白,卻不能不問,因為這裏麵有個他對待這個案件的態度問題。而且,佟國傑怎麼跟他“交待”,對他下一步如何處理這件事有著很大的借鑒作用。

畢竟,佟國傑是當時河陽的負責人,如果佟國傑竹筒倒豆子般的說明了當時拍板選定設計圖的真相,那麼,他想要替李文彬化解這件事就必須另做打算,如果佟國傑沒說出來,相對來講要容易處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