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2回 河陽事務(1 / 2)

臨近年關,鄭紅雪忙的七竅生煙,他可倒好,整天泡在京城跟省城,也不知道忙些什麼,鄭紅雪猜測也許是明年換屆後他也有想法,現下正是未雨綢繆的好時機,等閑也不想耽誤他的好事,可是,他甚至不怕導致嚴重的後果,對工程款的事情不聞不問也不著急,還連新年慰問都躲掉,還是超越了鄭紅雪多能容納的極限,她有些忍無可忍了。

魏剛還是一個十分聰明的人,他曾經在竭力想把“牆頭草”這個角色做到盡善盡美的時候,給鄒天賜初步分析過鄭紅雪來河陽的三字訣,但鄒天賜僅僅聽了個皮毛就喜不自禁,他沒有繼續闡述下去,其實,他的推測是跟鄭紅雪的決策相差不遠的,那就是“破”“穩”“立”三字訣。

鄭紅雪明白,她來河陽的時候,整個河陽是被鄒天賜一統天下的一塊大陸,她必須盡快的用出人意料的成績跟震撼人心的手段打破著一統天下的局麵,無疑,她先用群訪事件打碎河陽人們心目中鄒天賜的“神龕”,硬生生把屬於她鄭紅雪那一座擺了上去,然後又用公務員家屬樓跟被鄒天賜決定要“吞掉”的前一步和康集團購房戶的安置樓邀買人心,然後通過文化園立項、玉石基地立項,一步步粉碎、瓦解鄒天賜的威望跟能力神話,到目前為止,“破”字訣被她做的出神入化,盡善盡美。

那麼,目前這個階段,就該“穩”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諸多的項目都在緊張的進行之中,畢竟都是政府經濟建設項目,若是鄒天賜一味的消極抵抗,還是對工作發展不利的,當然,鄭紅雪也不是沒法子他,她可以采取兩個法子來製約鄒天賜,其一,直接吩咐主管這個項目的魏剛副市長按她的指令工作,諒來魏剛也不敢不執行,更不敢陽奉陰違,甚至連消極怠工都不敢,把鄒天賜就這個項目而言徹底架空。其二,鄭紅雪可以如實的把鄒天賜不跟她搞好工作配合的事情反映給省領導,白滿山也是一個極其注重工作能力跟工作成績的領導,聽到這樣的市長一定會痛斥或者作出處分,那麼,就把鄒天賜徹底推上了頹敗之路。

不過,這兩種法子都依舊是“破”,但鄭紅雪覺得,目前為止,鄒天賜已經被她“破”無可“破”了,常言道窮寇莫追,不打落水狗,若是逼急了鄒天賜,一則對她名聲不好,二則對工作不利,三則物極必反,真是鄒天賜鐵了心跟她作對的話,佟國傑就是前車之鑒,畢竟,窩裏鬥是向來被上層不喜的,鄭紅雪可不願意做這樣的愣頭青,即便是以她在省領導們心中的印象分比鄒天賜高得多,勝算也更大,那勝利付出的代價也太大,冒的風險也太高,得不償失的事情她可不做。

高明的政治家,必須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在無為的行動下下達到“治”的效果,目前河陽的局麵必須要“穩”,隻有“穩”,才能保證過了年文化園的主題項目全部竣工,才能保證上級領導來檢查驗收的時候,她這個黨委一把手跟鄒天賜那個政府一把手,呈現在領導麵前的是親如一家,和衷共濟的大好局麵,而不是一人唱戲一人拆台,一方成功一方失敗的極端局麵,鄭紅雪相信,她做得到無為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