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秋澗長歎了一口氣,“沒錯,這兩萬將士都將成為炮灰……”
“可皇上也在啊!”張太後神情十分茫然道。
“微臣知道,但皇上也不例外,隻有這樣,才能為從其他地方趕來京城的軍隊爭取時間,隻要保住京城,方能保住大明!這也是臣所說的保住大明之法!”徐秋澗平靜道。
明宣宗站在那裏,久久無言,顯然也被徐秋澗的話深深觸動了,許久才側過頭看向徐秋澗,道:“朕可否再聽聽你那能保朕的法子!”
徐秋澗微微搖了搖頭,似乎有些惋惜,但還是開口道:“那就請皇上立刻下旨廣告天下,再度遷都南京,以避戰禍……”
眾人一聽,頓時很多人都表示讚同起來;
“對,對!徐大人這提議好,南京乃太祖所立舊都,也算是我大明的一處根本!可行,可行……”
“是啊!再度遷都南京,也隻是改換一次京師,但我大明基業還在啊!這真是一條妙計啊!”
“皇上,哀家也覺得很好,這法子不但能保住我大明基業,還可以確保皇上你的安全!哀家十分讚同……”張太後也極力讚同。
明宣宗卻沒任何表示,目光一直盯在徐秋澗的麵上,見其一臉惋惜和失望的樣子,不禁平靜問道:“看徐愛卿的樣子,似乎不太讚同朕這麼做吧!”
“皇上明斷萬裏,微臣相信您能做出明智的抉擇!” 徐秋澗拱手道。
明宣宗微微挑了挑眉,“那朕要說同意遷都南京呢?”顯然是有意試探徐秋澗的意思。
徐秋澗微微一顫,自己的這個建議不會改變曆史吧!史書可沒記載過明宣宗重新遷都南京。正要開口時,朝堂外便傳來一陣鏗鏘有力話語聲;
“皇上倘若真重新遷都南京,微臣保證,不出十年,大明必亡……”
隨著聲音的傳來,卻見兩人走進朝堂,為首的是個太監,卻是陶榮陶公公,顯然剛才不是他說的,後麵的人淡白長衫,樣貌儒雅,不是於謙又是誰!說話的正是他。
徐秋澗微微回頭看了看兩人,心中不禁暗想,明宣宗竟把陶榮派去請於謙了,又派王振請自己,可謂是將自己最信任的兩個太監派來請他和於謙了,可見明宣宗打心底裏還是比較器重他和於謙的。
“於謙!你敢如此詛咒我大明,你就不怕欺君嗎?” 有大臣嗬斥道。
“於某無非就是實話實說,何懼之有?”於謙不卑不亢,看了那人一眼,便不再理會。
“什麼狗屁實話?我大明京城危在旦夕,若不遷都,我大明基業將毀於一旦!宋有高宗南遷之舉,才保宋之基業得以延續!前人之法,後人效之,有何不可?”又有人反駁道。
於謙瞟了那人一眼,“這位大人實乃目光短淺之鼠輩也!宋自靖康之恥後,高宗南遷不假,豈不聞北方大好河山盡落金人之手,僅有南方之地偏安一隅。我朝太宗皇帝,何以將京都從南京遷至北京,目的就在於決心護我大明北方疆土,一旦京城遷到南京,全國主力戰線也將南移,北方之敵將有機可乘!甚至不斷殘食我北方河山!”於謙正氣淩然,不卑不亢。
徐秋澗不禁微微一怔,於謙可謂是一針見血,分析的十分到位,怪不得此人能在未來力挽狂瀾的拯救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