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邊關之急(二)(2 / 2)

“割地議和!真是愚夫之為!韃靼首戰德勝,誌得意滿!此時與之議和!又有何用?”於謙斜視了幾眼周圍的朝臣,最先不滿的斥道。

徐秋澗微微一愣,這於謙當真太過剛直了,當著滿堂的朝政大臣,都敢這麼直言不諱,也不怕一下子全得罪光了,怪不得晚年那麼多人想他死,怕多半是他這張嘴害的。

於謙的話太有針對性了,畢竟在場還有楊榮和楊士奇等一幹三朝老臣在,而且這些人為人也並不算壞,就這麼被他一棒子全部‘敲死了’。果然,很快就有人站了出來;

“於謙!你算那根蔥,乳臭未幹,得了太後一點賞識,就這麼目中無人了!”說話的事兵部侍郎張嵩,此人脾氣火爆,自然見不慣於謙這說話的語氣。

徐秋澗趕緊打了圓場,“各位大人稍安勿躁!於大人直言慣了,有口無心!各位不必放在心上!”

“要觀其人,先觀其行,這於謙說話如此不修邊幅,還能保我大明兩百年?老夫看你徐大人有些高看他了吧!”連楊榮都很是不滿,冷撇了於謙一眼,又才看著徐秋澗陰陽怪氣的說到。

徐秋澗很是無奈,這楊榮有些小肚雞腸,正要回答時,一旁的於謙則當先開口了;

“於某不敢自傲!能放豪言保得了大明朝兩百年,但若諸位大人此時能與於某心中所想一致,至少解決當前的危機,是不再話下的!”於謙正氣盎然道。

楊榮聞言,微微一愣,不由得多看了於謙幾眼,“那敢聞於大人心中所想?”語氣卻仍然帶著幾許不喜。

“四海皆知我大明朝泱泱大國!國富民強!然而身為我天朝之人,幾人能看到我朝的弱點呢?”於謙不卑不亢道,隨即又搖頭道:“沒有人看到!上至君王下至朝臣!”

“夠了!這些慷慨之言,三歲孩童都會,於大人不會隻是逞口舌之利吧!說點實際的,我大明朝弱點幾何啊?”兵部侍郎張嵩冷道。

於謙輕輕一笑,伸手向上一指的道:“北方!北防!我大明朝最大的弱點就在北防!”

徐秋澗站在一旁,暗暗點了點頭,於謙的確說到重點上了,曆朝曆代,北方遊牧民族都是中原政權的最大威脅,除了北方民族空前強大的東晉南北朝時代,明朝時期的瓦剌韃靼也是異常強大的,時刻威脅明朝的存在,就連取代明王朝的清王朝都是源於北方,因此明朝的最大威脅便是來自北方。

於謙繼續道:“自太祖以來,韃靼和瓦剌便是我大明北方最大的威脅,尤其是韃靼,邊境與我大明多地接壤,無論是太祖還是太宗,或是當今聖上,韃靼都曾再三入侵我邊境,燒殺搶掠!可我大明堂堂天朝,為何卻對之束手無策?原因就在於北防措施不足!”於謙說著,微微歎了口氣,“可歎太祖太宗文治武功皆稱上意,卻一再忽略北方邊防之事,當今聖上雖寬厚仁德!也亦將北方防事視若無睹!致使韃靼瓦剌變本加厲,入侵我大明!”

“於謙!你大膽……竟敢指責太祖太宗和當今聖……!”一個矮胖大臣出言冷斥道。

徐秋澗撇了那胖子一眼,自然認識他,此人不是別人,正是當日在朝堂之上向宣宗進言殺他的戶部侍郎苟錢!

“苟大人!於大人忠肝義膽,遙指先皇和當今皇上的不是,乃是直言不諱!何來指責?”徐秋澗直接冷聲打斷了苟錢。

苟錢一見,是徐秋澗,隨即不敢再說什麼了。雖然他恨徐秋澗,但畢竟徐秋澗還是掛名的錦衣衛指揮使,而且貌似太後都很欣賞他。

ps:有沒有覺得主角風頭被搶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