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又是一個人物(1 / 2)

“孫彤平日橫行霸道,魚肉鄉裏!今日伏法,也算罪有應得!諸位以後再不用擔心其欺壓你們,此實乃聖上英明,皇恩浩蕩……”白袍禦史砍下孫彤的頭顱後,便高舉寶劍,大聲宣布道。

一幹老百姓原本覺得畫麵有些不真實,都被白袍禦史的果斷怔住了,一聽他說話,頓時都才清醒過來,隨即紛紛跪在了地上,高呼道:“皇上萬歲……皇上萬歲!大人英明……大人英明……”

徐秋澗站在後麵玩味的看著這白袍禦史,對他的身份越發好奇了幾分。

“娘娘!娘娘!你醒醒啊……”

跟著孫皇後一起出來的一幹宮女太監,大概是見孫皇後突然暈厥了過去,趕緊衝破了幾名錦衣校衛的阻攔,跑了高台上,一把從那扶著孫皇後的錦衣衛手中搶過孫皇後,不停呼喚起來。

“你們來得正好!皇後娘娘可能是受了些驚嚇,你們趕緊扶她回宮休息去吧!”徐秋澗直接對他們揮了揮手道。

“徐秋澗!你好大膽!今日娘娘昏死過去,都是你們一手造成的,娘娘要有個什麼好歹!你們等著受死吧!”

“孫僉事是娘娘最心疼的胞弟!今天你們斬了他,就等於要了娘娘半條命,皇上知道後,你們一定不會有好下場的!”

“……”

一幹宮女太監對徐秋澗進行起語言攻擊,一旁的徐恭聽了,很不耐煩,直接抽出腰間的繡春刀,指向一幹人,“休的多言!叫你們走就走,哪裏來這麼多廢話,莫非你們也想把命撂在這裏嗎?”

徐恭凶神惡煞,當真將他們嚇了一跳,趕緊將孫皇後扶進了禦轎,匆匆抬著走了。

見孫皇後的人離開,徐秋澗這才上前麵對一幹老百姓道:“好了!孫彤以然伏法,諸位也不必在此圍觀了,這後麵的屍體,若有你們親人的,可上來領走,沒有的都散了吧!”

“大人英明……大人英明……”

下麵的老百姓又一陣高呼後,才紛紛散的散,留的留;隨即徐秋澗囑咐徐恭帶些人,領著這些留下的人去認領刑場後麵的屍體去了,自己則來到了那白袍禦史身邊;

“不知這位大人如何稱呼?”徐秋澗拱手問到。

“不敢當!不敢當!下官不過一區區七品禦史,怎敢徐指揮使如此稱呼!”白袍禦史連忙拱手回應到。

“大人不必如此過謙!能獲得皇上禦賜的尚方寶劍,想必大人身份必不會比我低,至少在皇上眼中,我們身份是不相上下的!大人無須隱瞞,你們既同獲皇上禦賜寶劍,今日又在此相逢,也算是一種緣分!還望大人告知名諱!”徐秋澗道。

“難得徐指揮使如此抬愛,下官又怎能相瞞,下官姓於,名謙,字廷益。目前在都察司任禦史一職!”白袍禦史說到。

徐秋澗心裏一震,“你就是於謙於廷益?”

大概是看出了徐秋澗的吃驚,於謙有些意外,“怎麼?大人莫非聽說過下官?”

徐秋澗這才回過神來,“沒錯!對於於大人的事跡,本官確實略有耳聞!”嘴上雖這麼說,心裏卻一直暗暗感歎:你的事跡我是知道不少,不過那都是二十多年後你幹的事了。

沒想到今日現在他麵前的人居然就是於謙!這可是明朝為數不多的幾大名臣之一啊!土木堡之變後,那個力挺代宗繼位,堅決反對遷都南京,最在京城保衛戰中力挽狂瀾的擊退瓦剌大軍,改寫大明朝曆史的人就是他?當然這都是二十多年後的事了。

土木堡之變後,於謙本著沉著冷靜,剛毅果斷的行事風格,最終拯救了大明朝提前覆滅的命運!然而此人結局並不怎麼好!英宗複辟後,他成了第一個犧牲品,直到憲宗繼位才為他正名!

他從最先的禦史,到後來的內閣大臣,直至被英宗所殺,一生可謂是大起大落,同樣充滿了傳奇,因此他的事跡一直為後世所流傳!

徐秋澗之前就對這位大明朝的當代名臣懷著些許渴望和敬仰,今日當真是見到了,盡管對方現在還沒有完全出名!但於謙今天的行事風格,已經讓他看到了對方的一絲名臣風範了;

聽到徐秋澗的回答,於謙有些訝然,他以前利用宣宗賜予的尚方寶劍,是辦過不少貪官汙吏和不法之人,也算是小有名氣,但自己畢竟隻是一個小小的七品禦史,而且據說這位新來的錦衣衛指揮使以前可是在地方上做縣令,兩人相距甚遠,並無交集,他是如何會知道他的事的?但也不好問。

徐秋澗自然也不知道於謙心裏是怎麼想的,隨即笑道:“今日多虧有於大人及時出現,否則本官還真不知該如何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