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張嵩被說的一陣語結。+.但想了一會有覺得氣不過,又要說話,但卻被身邊一個老臣叫住了。
“行了!張大人,你還是少說兩句吧!老夫看黃大人的猜疑也不無道理,萬事要從長遠的角度上去看才行!”
張嵩盡管氣不過,但見這老人出來發了話,也不敢在多言了,他十分清楚這老人的名望有多高,這老人是當朝的吏部尚書,早在太祖皇帝在任時,便已在朝為官了,如今算算差不多曆經了五朝了,而卻此人曾幫助過永樂先皇登基,是永樂先皇的左膀右臂,就連當今皇上對他也很是器重的,其威望甚至都蓋過了當朝的三楊,在朝堂上那是首屈一指的人,他可不想得罪他。
明宣宗也有些不滿的瞪了瞪張嵩和黃琳二人,又才看向一邊默不作言的楊榮,笑道:“東楊愛卿!平日裏你可是最有計謀的哦!可謂是朕的智多星,可今天怎麼卻一聲不吭啊?”
楊榮上前抱拳道:“回皇上!老臣剛才見張大人和黃大人爭論的激烈,有些投入了,實在無緣插嘴啊!”說著餘光還在張嵩和黃琳二人身上遊覽了片刻,惹得張嵩和黃琳大是尷尬。
“咦!這麼說,東楊愛卿似乎已有對策了?”明宣宗麵色一喜的道。
楊榮點了點頭,但卻又搖了搖頭,顯得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
明宣宗看的大是疑惑,“愛卿的意思是?”
“回皇上!老臣確實有一對策,但卻有些冒險了!”楊榮說道。
“那先說來聽聽吧!”明宣宗驚疑不定的道。
“是,皇上!”楊榮點頭又道:“老臣的對策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既然瓦剌有意要向我大明租借地方,我們可以答應他,當然前提是我大明也要向他瓦剌租借一塊領土方行。”
明宣宗眼前一亮的道:“愛卿是想通過互換領土的方法來製衡瓦剌?”
“沒錯!正是此意!”楊榮道。
“可瓦剌在大漠以北,與我大明並無交接之地啊!如何交換啊?”
“據老臣所知,三年前,瓦剌順寧王脫歡對北元韃靼用兵,曾攻占了韃靼部落西南部大片土地,而那片土地正好與我大明接壤,我們可以向瓦剌要來那裏的領土。”
“竟有此事?為何朕從未聽說過呢?”
“皇上有所不知,今日的韃靼部落的勢力早已不複當年,曾在和瓦剌的對峙中縷縷受損,土地也被奪取了不少,隻是他們一直對外不宣而已,老臣也是聽聞曾在邊關為官的一個學生所說,才知曉這些事的。”
“不錯,老臣也聽說了,隻是那片被瓦剌占領的西陲邊塞之地卻是片荒漠,根本就是一片不毛之地,要來也毫無大用啊!我們若用開平府與之相換,委實太吃虧了。再說開平府可是我北方的第一道軍事防線,可謂是京師的門戶,萬不能與之相交換啊!”說話的正是吏部尚書蹇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