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仇怨(2 / 2)

白如鳳不禁心中泛起了一陣陣漣漪,這個男人是唯一的一個因惹怒她,而未讓她殺掉的人。白如鳳沉吟了許久,才淡淡道:“你真想知道我和大明朱家的仇怨?”

“當然!”徐秋澗點了點頭。

“那好吧!我告訴你。”白如鳳哀歎了一聲,秋目中少了些許戾氣,卻浮出了一絲淡淡的憂傷。接著挪了幾步,緩緩將整個事情講了出來。

半柱香後,徐秋澗算是大致聽明白了,原來這白如鳳還真和皇族朱家結下了世仇,這事還得從永樂年間說起,更還涉及到了曆史上一個有名的大奸臣---錦衣衛前指揮使紀綱。紀綱曾因靖難之役追捕建文餘黨有功,頗受明成祖的器重。但其陰險毒辣也是臭名昭著的,這家夥自恃得寵,便目中無人,處處打壓朝臣,權傾朝野,後來更是野心膨脹,在自家府邸培養心腹,身作龍袍,讓心腹稱其萬歲,欲圖謀不軌,可惜不小心被一太監發現,並向明成祖告了密,明成祖大怒,當即便叫人將紀綱處死。

至於那個告密的太監是誰,曆史上並沒明確記載,但徐秋澗現在算是知道了,不是別人,正是現任東廠廠督龐德,當年他還不過是個小太監,告發紀綱後,便得到了明成祖的賞識,也讓明成祖懂得宦官掌權的重要性,從而設立了東廠司禮監,並讓龐德做了當時的司禮監掌刑千戶,龐德並非省油的燈,紀綱被殺後,他又大肆造謠說紀綱在錦衣衛有餘黨,扇動明成祖嚴格追查錦衣衛中的人,當時錦衣衛一連數十位千戶和百戶遭了秧,就連當時的錦衣衛同知也未能幸免,一律誅連被處死。而白如鳳便是那位被誅連九族的錦衣衛同知的孫女,當年她家被抄之時,她被下人偷偷帶了出去,免於大難。

“我逃出來以後,便四處尋師問友,勤練習武,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報此血海深仇。好了,你現在知道我為什麼要殺朱瞻基了吧!”白如鳳悲憤的眼睛閃爍著仇恨。

徐秋澗窒了窒,才道:“在下能體會到你的心情,但我有一事不明,殺你全家的是明成祖,又與朱瞻基有何幹係?”

“明成祖?明成祖是誰?”白如鳳目光一閃的道。

徐秋澗一拍腦門,頓感口誤了,原來明成祖這個廟號是後來明世宗嘉靖帝為了追封自己的生生父親為伯考皇才為朱棣改的,而朱棣在位年間,則是以明太宗自居。趕緊補充道:“我的意思是冤有頭債有主,下令誅滅你九族的的是明太宗皇帝,而和當今皇上並沒什麼關係,你為何卻要殺他呢?”

“哼!常言道,父債子還!現如今朱棣那狗皇帝和他的兒子朱高熾都已經死了,這仇自然落在了他孫子的頭上了。”

“冤冤相報何時了!正所謂冤家宜解不宜結,如今距離當年已曆經三朝,早已物是人非,白姑娘何不就此放下心中仇怨呢!再者不知姑娘可曾想過,古之曆來都傳有忠君愛國之道,曆代帝王更是最為惡恨密謀叛亂者,倘若你的祖父真與當時的紀綱暗流湧動,圖謀不軌,試問他之罪是否當誅?”

“你...你住嘴!紀綱那狗賊不忠不義,惡貫滿盈!我祖父怎會和他同流合汙?再說,就算我祖父真與紀綱有暗情,那也是我祖父一人之責,何以牽連我的全家,我爹,我娘他們難道也都該死嗎?”白如鳳眼中寒光一閃,盯著徐秋澗大聲嬌斥道,一副怒不可竭的樣子。頓了頓,又才道:“你想勸我放棄仇恨,根本不可能,我一定要殺他朱家皇帝,來祭奠我全家的在天之靈。我問你!你到底答不答應帶我進皇宮?”

徐秋澗一陣為難,這女子生性冷酷,怕是多半都因心裏的仇恨造成的,正因這段仇恨,也致使她年紀輕輕便屹立在武林界的最巔峰了,這段仇恨便是她生活下去的勇氣,她活著的原因隻有一個,那就是為了報仇。這段在她心裏埋藏了將近二十年的仇恨,絕不會這麼容易就能化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