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天降上次離開譚家軍軍營之後,天降身懷絕技的事情在整個譚家軍裏麵那是傳得沸沸揚揚,而且不光隻是在譚家軍軍營裏麵,甚至從軍營裏傳到了普通百姓的口中,一時間天降成了傳奇式的人物,以至於後來被人越傳越神!也越傳越誇大其詞!‘說天降天生神力,一巴掌下去,巨石都土崩瓦解!’
說者無心,聽者卻有意!當這些話傳至朝廷細作的耳朵裏,無疑稱得上是一顆重磅炸彈。這一消息並迅速的傳入了清廷康熙的耳中!本來這幾日以來,康熙正在為一件事情焦頭爛額,因為放眼全國,殘存的南明勢力和地方反清武裝基本上都已肅清,而唯獨和羅田譚侯虎相持不下!對此,有人主張強攻。也有的人主張詔安。自從上一次詔安不成,譚侯虎當眾拒絕,康熙現在就還憤怒異常!這一次又從羅田傳出這樣驚人的消息,就連康熙的心裏也不免打鼓。如果譚侯虎身邊真有這麼一位神人,那自己一統天下的重任,恐怕又將會延遲了!所以對於眾大臣的提議,更是猶豫不決!
遏必隆則勸解道:“譚侯虎雖然可恨,但為了大局著想,想當年宋徽宗對梁山伯好漢那也是三次詔安!這一次微臣原意親自前往羅田傳達萬歲的旨意!如果這次能有幸能成功,那將是四萬萬黎民百姓的福音!”
到了這一步,康熙恩準了遏必隆的建議,他心裏也清楚得很,要是這一次再詔安不成,就隻有刀兵相見了!
話說遏必隆帶著康熙的口諭,輕騎快馬來到羅田,為了不太張揚,遏必隆也僅帶兩名隨從前往!來到譚府,讓隨從遞上拜帖!而自己則恭恭敬敬的守候在大門之外!
當一名譚家軍侍衛遞上遏必隆的拜帖給譚侯虎,譚侯虎打開一看,也不覺大吃一驚!其實清廷的意圖已經很明顯,如果此次不接受清廷的詔安,大戰已經在所難免,在近幾年內,雖然戰事不斷,但那都是小敲小打,自己也能勉強維護一方的和平!但如今看來,這份和平即將要被打破。譚侯虎沒有立即接見遏必隆,而是命人把遏必隆引到上房住下,不許怠慢!
譚侯虎此刻的心情也很複雜,不由得獨自一個人上得城樓,望著遠方連綿起伏的山巒!真可謂是江山如畫。在此刻也不由得發出一聲感歎!大好的江山,怎麼甘心倫為滿清異族的鐵蹄之下,這又讓他想起在十幾年以前,截殺南宮於錦的時候,南宮於錦曾說過一句話:“漢族和滿族並有什麼區別!他也不在乎是誰來統治中國!而他更關心的則是四萬萬黎民百姓!”譚侯虎現在想起來,似乎也覺得南宮於錦說得並沒有錯,放眼天下,又有誰不想稱雄稱王,轟轟烈烈的能成就一番霸業!可正所謂一人功成萬骨枯。到頭來受禍害的還是天下黎民百姓!有多少人妻離子散,又有多少人家破人亡!而追究其禍根,還不是那些所謂的想要成就其霸業者。譚侯虎想到這裏,心裏也不免激靈靈的一個顫抖,人生匆匆數十載,想著自己戎馬生涯,勞碌奔波大半輩子,征戰十年,幾乎踏遍了四川湖北,自己是看多了殺戮。就拿川蜀來說,在戰事最激烈的這十年當中,川地人口陡減,到處都是白骨累累,屍積如山,整個物力豐饒的天府之國,變為百裏人煙俱滅,莽林叢生、狼奔豕突之地。麵對死亡已經成為了自己的家常便飯。難道就為了成就自己的一番霸業,就忍心將這樣的厄運強行帶給羅田的兒女們嗎?譚侯虎想著,想著,突然覺得自己累了,是真的累了!或許是因為自己老了!沒有了年輕時期的戾氣。多了幾份平和!
而在此刻,殘宗,譚奎,譚殷,聽說清廷又派人下來了!就知道又沒有什麼好事情,都不由得匆匆的趕到譚府,殘宗知道大哥的脾氣,一有心事準會到這城樓上來,所以帶領譚奎和譚殷直接蹬得城樓之上!
譚侯虎見幾位得力的主將都來了!不由得向他們說出了清廷的意圖,講完之後,譚侯虎開門見山的道:“事情已經到了這份上了,說說你們的意見和打算吧!”
譚奎持堅決反對的態度:“大哥,我們大風大浪都經曆過了!現在我們怎麼也算得上是兵強馬壯!讓我們拱手讓出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我是堅決不同意!清廷讓他派大軍來好了!我譚奎第一個率軍迎敵!”
此刻的殘宗卻看出大哥譚侯虎現在心裏已經做好了決定,心裏想著,不管大哥的做法是否正確,也不該自己去評判,自然有曆史去評論!所以隻是淡淡的道:“我殘宗沒有什麼意見,我聽大哥的好了!無論大哥做任何決定,我都站在大哥這一邊,我殘宗絕對的支持!”
譚奎聽得殘宗如此說,不由得大跌眼鏡:“我說殘宗大哥,這可不是你的性格的啊!什麼時候變得如此優柔寡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