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與佛論道(1 / 2)

“見過光明佛主。”

徐渭雙手合十,他此番前來便是詢問佛門有何妙法,畢竟以徐渭對現世佛門的了解,對於因果之道想必也十分的擅長。

“東王公有禮。”

光明佛主依舊坐在大殿的中央,不過他一伸手,他左邊多出了一張座位,整個大殿所有佛門弟子全都是坐在蒲團之上,或者是站立聽經,此寶相端莊的黃金鑾座倒是極為特殊的唯一一張。

徐渭也不客氣,直接坐下。

作為客人,即使有事相求,也需要按照主人家的禮數來做事,況且徐渭也是第一次正麵接觸光明佛主,隻不過兩人早就結下了不的緣分。

“我與諸多弟子正在討論佛道的未來,東王公作為神道的引領者,更是一代人皇,無論是人道還是神道皆都是經曆其中,在大浪之中多次沉浮,眼光是遠遠高於我等,不知東王公有何見解。”

光明佛主滿臉的笑容,好似在問一個尋常的問題。

徐渭搖了搖頭,道:“佛道可傳,但大盛不在此世。”

“東王公,我佛如此敬重與你,前來詢問,我佛門也是能得長生之道,更能拯救世人,為何不會大盛。”

佛門弟子之中,自然也有看不慣徐渭之人,此人正是妙秀,也是領悟了菩薩道的佛門弟子,像來高傲,他陪伴佛主左右,都沒有一個座位,而徐渭一來,便有寶座可坐。

“哼,當真無知。”徐渭冷哼一聲,他來尋人辦事,但是也不會受一個輩的氣。

“如今百家開萬世之言論,大行教化之道,開創前所未有的盛世,你若是不甘,那就帶著你佛門之道前去百家開辟一個佛家,看你佛家能夠在百家立足。”

按照世界正常的發展,教化之道,絕對是一件至高無上的功德之事,可惜的是此事的教化不是在一個人,而是在一代代的人不斷的教化,所以教化產生的氣運功德等等全都被分潤了,更是沒有出一個長生強者。

百家重開言論,便是重走教化,無論是以往的言論,還是新誕生的言論,皆可入得百家,這樣一個言論自由,各家各道相互爭奪,不斷開花結果,才是一個盛世。

佛門的言論自然不錯,可是卻不適合如今的人族,至少要先種下種子,來日才有希望生根發芽,如今連種子都沒有,下百億人族知曉佛門的寥寥無幾,能對佛門之道有著深刻感悟更是稀少。

絕大數存在,都認為佛門是仙道的一種,隻是修煉的有些特殊罷了,絕對想不到佛道與仙道是能夠並列的存在。

仙道有九大上古仙,更是有開辟仙道紀元的第十仙張角,無數元神大能前仆後繼,仙道的未來指日可待。

而佛,隻有一個來曆深不可測的佛主,一體化三分,行走在過去現在未來,至於未來晨曦佛主真的在未來,在現世都不可現身,好在過去暮夕佛主還能夠在現世現身。

“好,我佛慈悲,弟子願意前往百家之地,以佛家的名義,宣講我佛門的言論,定要壓過其餘百家一頭。”

“妙秀你有如此大願,佛自然不會阻攔,你且去吧。”

光明佛主麵色未曾有任何變化,倒是那妙秀一臉的不忿都顯露而出,去意已決。

“定要讓東王公好生看一看。”妙秀駕著金色遁光,消失在靈山勝境,他修為還處於師級別,在地仙界前往人間界,最好的辦法便是通過踏仙門。

徐渭看著光明佛主,也看不出他究竟想要做些什麼?不過剛剛看妙秀的時候,徐渭也動用了封神望氣之眼,觀看其氣運。

從開口離開靈山勝境的那一刻,頭頂便是多出了灰白之氣,還有一團血光,唯有一道拇指粗細的通金光支撐著他的氣運,至少代表著氣運未決,雖有殞命之憂,可不會魂飛魄散,不複存在。

“不知東王公所言,佛門大盛不在現世,是否有特殊之意。”光明佛主也忍不住開口詢問,佛門大盛,他才會更加強大,才有機會突破如今的仙神級別,達到聖的級別。

對於頂尖強者而言,突破到下一個境界都是如今他們孜孜不倦的追求。

“未曾有特殊之意。”徐渭搖了搖頭,開玩笑,這等事情怎麼可能會出去,隻能繼續道:“如今三界的目光都聚集在神道之上,而佛道同樣需要香火,此番想必是爭奪不過神道。”

“奈何歲月悠悠,未來也有誰的清呢。”

光明佛主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大爭之世一旦開啟,必然會使得機動亂不堪,未來更是混亂,就算是以他的境界也無法窺伺一二。

不過徐渭此言也頗有幾分道理,如今的佛門對香火信仰的利用也頗為粗淺,也沒有必要在此刻參與香火信仰的爭奪。

各大勢力,無論哪一個的底蘊都在佛門之上,光明佛主要不是展露出實力,自身也偏安一偶,不插手三界大事,自身更是來曆神秘,機不可窺測,早就引起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