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泉村坐落在大山裏麵,群山環繞。村裏的人們依山而居,坐北朝南,房屋臨山腳而建。
夜幕漸漸退去,黎明前的黑暗讓整個水泉村完全看不到邊際。宛如群山一體,毫無生氣。
隨著雞鳴聲起,打破了山村裏的靜謐。
這一天,對於水泉村來是個盛大難忘的日子。
水泉村姚家的閨女姚晴冉要去城裏的大學讀書了。多少年了,水泉村都沒有遇到這麼喜慶的日子。
自從姚家接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整個水泉村就沸騰了。這一消息迅速地在水泉村和周邊的山村蔓延,讓人不得不驚歎消息傳播的如此之快。
一個月過去了,這一消息仍在讓村民津津樂道。
不過,人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還是“山村裏真的飛出了一隻金鳳凰”。
姚家人昨兒晚上更是興奮,鬧到很晚才睡去。天不明便又起身,為了姚晴冉今日的離開而忙碌。
姚晴冉給姚家在水泉村大大地長臉了,村裏的第一個大學生出自他們姚家。僅是想想就讓人不得不心生興奮,臉上綻放驕傲的神采。
能夠考上大學,姚晴冉心裏自然是歡快無比的。自從上小學起,她就從書本裏麵知道,外麵的大千世界,忍不住地心生向往。因而,她總是喜歡一個人靜靜地捧著書本。
當別人家的孩子在麥場裏麵撒潑打鬧,河邊摸魚時,她總是靜靜地一個人,捧著得之不易的書本,反複地閱讀裏麵描繪的五彩世界。
新世紀的到來,預示著祖國在不斷的進步,經濟在騰飛。然而,在這個邊遠山村,一切還是那麼的落後,貧窮仍是壓在人們心頭的重擔。
姚晴冉能夠順利的考上大學,與她的不懈努力脫不了關係。正是因為她每年出色的成績,讓姚家家長臉上無上光榮,才會咬緊牙關一直讓她順利讀到大學。在姚晴冉的心底,對自己的父母是感激不盡的。村裏那麼多的孩子,大部分都是隻供家裏男孩子讀書,女孩子早早便輟學在家了。
在水泉村,大部分的孩子能夠小學畢業就已經算是家長盡到了義務。而農村的孩子,很多還沒有意識到讀書與他們未來的命運息息相關。他們野慣了,早早便離開學校,外出闖蕩,或是留在村裏幫著家裏一起幹活。
姚晴冉知道父母如此辛苦地供自己上學是為了什麼,家裏的經濟原本就不寬裕。爸爸讀到高中就不讀書了,在村裏算得上是高學曆了,而媽媽則是小學畢業就不再讀書了。
爸爸常常對她說的話就是一個孩子就能改變一個家庭的命運。家裏幾個孩子,爸爸對她和弟弟都抱有很大的希望。
姚爸爸最為後悔的就是自己當初沒有好好讀書,才會在村子裏麵奔勞一輩子。因而對於子女他是支持他們讀書的,不管家裏多麼的貧困,但他總是堅持讓自己的孩子能夠堅持上學。為此,村裏很多人都說他傻,一個閨女讀那麼多書幹什麼,最後還不是別人家的。
對此,姚爸爸隻是一笑了之。姚媽媽雖然沒有姚爸爸這麼高的思想覺悟,但也沒有反對。
月前,在受到姚晴冉的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姚爸爸覺得自己的堅持有了回報。這麼多年的付總算是看到了結果。
在此之前,水泉村,甚至是周邊的村子可是都沒有大學生的。他們姚家可算是頭一個了。這樣的殊榮能不讓人開懷嗎。
一大早上,天還灰蒙蒙的,姚家就已經燈火通明,窸窸窣窣地開始動了起來。
姚爸爸把姚媽媽為姚晴冉新做的純棉被子裝進袋子裏麵,再把之前為姚晴冉準備的東西都拿了出來擺放在一起。
水泉村距離市裏有一百多裏的路程,雖然不遠,但水泉村太過偏僻,每天到市裏的車隻有早上六點鍾一趟。
這一趟車還不是水泉村的,而是鄰村永康村的。為此,他們想要搭上這一班車,就必須提早半個小時向著班車經過的永康大橋走去,早早地在那裏等候。
永康大橋是通往永康村和水泉村的分岔路口,想要去市裏的人很多都是為這裏候車的。以前在臨安市讀高中的時候,姚晴冉每個月回一次家,早已習慣了早上再次等候。
然而,今天是不同的,姚晴冉長這麼大,第一次要踏上去大城市的路,心裏是即興奮又緊張。
臨安市是一個人口僅五十萬的小城市,比起姚晴冉要去讀書的省城天安市自然是差遠了。一直向往大城市的姚晴冉這是第一次走出臨安市,向著更大的城市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