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這個前哨不平靜(3 / 3)

這次戰鬥反映出俄軍特種兵出色的戰鬥素質。事先埋設的地雷將領頭的越野車炸毀後,就堵住了對方的去路,接著在山頂的狙擊手將墊後的皮卡司機擊斃,又堵死了對方的退路。整個非法武裝車隊成了一條“死蛇”而任人宰割。俄軍參戰力量分為兩部分:一組位於山穀頂端,其他人員則在路旁隱蔽並加以嚴密偽裝。一般來說,在對方將要通過的道路旁邊部署兵力,被發現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然而,一旦投入戰鬥就會給敵人以有效打擊,這樣的設伏方式還是值得冒險的。

雙方的攻防戰術

在《安靜的前哨》中,非法武裝方麵處於進攻地位,而俄軍則處於防禦地位。雙方因此分別展現了進攻戰術和防禦戰術。

從非法武裝一方來說,其主要戰術意圖是以占絕對優勢的兵力和火力將俄軍哨所內的兵力全殲,從片中的表現看,非法武裝的戰術運用是以其迫擊炮為核心的。非法武裝首先利用夜暗渡過一條小河,在河岸上設置了一個迫擊炮陣地;接著,他們又在哨所旁的穆斯林村莊內設置了另一處迫擊炮陣地。這樣,非法武裝的迫擊炮可形成交叉火力射擊。非法武裝實際上是想用迫擊炮給哨所內的俄軍以重大殺傷後,再以絕對優勢的步兵加以攻擊以結束戰鬥。當戰鬥打響後,非法武裝發現僅靠兩處迫擊炮陣地並不能將俄軍完全壓製住,因此又占領哨所後麵的一處山坡布設迫擊炮,這樣就可以從三個方向進行轟擊以減少射擊死角,增大對俄軍的殺傷。應該說,非法武裝的這一思路是正確的。一旦他們達到目的,那麼俄軍就將麵臨更為猛烈的迫擊炮火轟擊,很可能還沒有與敵軍步兵接觸就喪失大部分戰鬥力。不過,非法武裝步兵的戰術乏善可陳,基本上就是依靠兵力優勢的逐波衝擊,很容易被對方各個擊破。

非法武裝的進攻戰術是圍繞著迫擊炮實施的,相應的俄軍的防禦戰術也不能忽視這些迫擊炮。先來看看俄軍的防禦部署情況。俄軍在塞爾基大尉的指揮下,將兵力分為三部分:一個三人小組負責哨所側翼小高地的防守,主要保障側翼安全;一個兩人小組監視通向哨所的已經布設地雷的小路;主力則占領哨所前麵的預設陣地,而主力又分為兩部分,哨所兵力負責正麵防守,特種兵小分隊則作為機動打擊力量使用。這樣的兵力部署既有警戒陣地,也有側防陣地,對主陣地加以策應;既有正麵防禦兵力,又有機動打擊兵力。應該說,這個部署是比較出色的。

負責監視通往哨所小路的兩人小組的主要任務是作為整個防禦部署的警戒力量使用,但是他們卻將陣地位置選錯了。他們所在的位置並不能直接看到小路上的情況,隻能通過地雷爆炸的聲音才能知道小路上有人觸響了地雷。然而,被地雷炸死的並不是非法武裝,而是非法武裝從附近村子裏抓來的一些婦女人質,直到一個男孩被迫抱著一個裝有炸彈的錄音機走過來,他們才明白過來。當他們試圖營救男孩時,炸彈爆炸了,兩個人都被炸成重傷,後被非法武裝俘獲並澆上汽油燒死了。從這一情況來看,最大的失誤是陣地位置選擇不當,如果當時選擇可以有效觀察小路的陣地,並且以火力控製障礙物,那麼在火力掩護下至少有一些婦女是可以逃脫的。

主陣地方麵,當非法武裝的迫擊炮進行炮擊時,俄軍就發現了其企圖,即利用炮火最大限度削弱俄軍戰鬥力後再發動進攻。因此,這時采取措施消滅非法武裝的迫擊炮就成了能否穩定防禦態勢並保存部隊戰鬥力的關鍵。作為機動打擊力量的特種兵小分隊首先出發,前去消滅非法武裝在村莊內的迫擊炮。而當塞爾基大尉發現非法武裝正在哨所後麵的山坡上設置第三處迫擊炮陣地時,他立即冒著對方的炮火衝向哨所內已被擊傷動彈不得的BTR-80裝甲車。當他進入裝甲車內後,發現裝甲車的武器係統還能使用,立即調轉槍塔對準山坡上的非法武裝迫擊炮陣地。隨即,裝甲車上的14.5mm大口徑機槍噴吐出長長的火舌,頓時整個非法武裝的迫擊炮陣地被槍彈激起的塵土籠罩起來,這個迫擊炮陣地被消滅了。此時,繞到小村莊村口的特種兵幹淨利落地將兩名放哨的非法武裝分子悄悄幹掉,然後一鼓作氣衝入村內。非法武裝的迫擊炮手根本沒有想到會遭到近距離突襲,在對方突擊步槍的猛烈火力下很快全數就殲。俄特種兵們並沒有離開,而是利用這些迫擊炮開始了反擊。他們調轉炮口瞄準了位於河岸上的非法武裝迫擊炮陣地,一陣猛轟之後將之消滅。至此,三處非法武裝的迫擊炮陣地全部被端掉,失去了炮火掩護的非法武裝隻能以步兵反複發起衝擊。而壓力驟減的俄軍則開始進行反擊,一小隊特種兵向非法武裝的先頭小隊猛烈衝擊,這股非法武裝在突擊步槍和槍掛榴彈發射器的火力下死傷慘重。這一階段戰鬥中,俄軍正確把握了整個戰場的重心,即想盡一切辦法將非法武裝的迫擊炮消滅。

盡管如此,非法武裝的兵力優勢還是太大了,俄軍最終仍被迫退往下一處陣地。此時,俄軍分成兩部分,一部分人在帕布羅斯基的帶領下掩護平民撤退,而另一部分人在塞爾基的帶領下阻擊非法武裝。塞爾基帶隊占領了一個山坡反斜麵的一處土坎作為陣地。這個陣地麵向山坡頂端,最大的優點是非法武裝從山坡正麵衝過來後剛一露頭俄軍就可以發現,既而實施猛烈射擊。果然,非法武裝在山坡上遭受了嚴重傷亡,但緩過神來的非法武裝還是衝過山頂,迫使俄軍再次後退。俄軍在陣地上進行了頑強抵抗,直到全體陣亡為止。這時,帕布羅斯基趕了回來,俄軍的米-24武裝直升機也趕到了。非法武裝在武裝直升機的凶悍火力之下紛紛潰退,最終沒有打開通往俄羅斯內地的道路。俄軍這一段戰鬥充分利用了運動防禦的特點,在每一道陣地上都進行一定程度的抵抗,以盡量拖住非法武裝,為增援部隊趕到爭取時間。

雖然,最後俄軍付出了幾乎全體陣亡的代價,但是如果沒有以上這些戰術的正確運用,他們根本不可能將戰鬥拖延到增援部隊的到達。從這個角度來說,再加上雙方懸殊的兵力對比,應該說俄軍的戰術運用取得了圓滿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