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什麼呢?下班了。”一邊的宋琴打斷了寧西的思緒。
寧西點點頭,收拾東西,準備下班。公司主要生產外貿服飾,二千多人的規模,老板一直野心勃勃地積極籌備著上市。寧西在公司人事部負責招聘這一塊,剛忙完如火如荼的招工事例,最近幾日總算空閑下來。對於工作寧西說不上喜歡,但是不由自己挑剔,要把自己的興趣變成工作不是說說那麼容易的,特別是寧西,典型的思想派人士。
寧西踩著點下班,騎著她的那輛白色的小電瓶車,寧西愛電影,連她的電瓶車也不例外,小小的車身,低低的車座,後視鏡像兩隻熊貓耳朵憨厚地立著,加上醒目的黃色的半罩式頭盔,穿上白色襯衣外罩乳黃色長款針織衫的她更是浪漫得無以複加。
無可厚非,寧西是美麗的,那種美是江南水鄉的美,柔柔的、溫情脈脈的。五官之中她的眼睛最美,黑亮黑亮的,像一顆黑色的葡萄,澄清而靈動。寧西是迷人的,近三十的年齡卻擁有少女般的容顏和身材,歲月沒在她的臉上留下多少痕跡,和林天羽(林天佑的雙胞胎妹妹)出去每回都被當做妹妹,嫉妒得林天羽牙癢癢,寧西將這歸咎於天生麗質。是的,寧西有良好的基因,她的母親年過五十,依舊擁有白皙的皮膚和傲人的身材。天賜的美麗,這也正是當初林天佑死乞白賴跟在身後鞍前馬後服務的美好動力,可是這些在褪盡婚姻的鉛華之後平庸無奇,在林天佑的眼裏寧西已不再如當初的美好。
寧家和林家所處的地段都屬於農村的範疇。寧西和公婆一起住在因拆遷在市郊新建的一棟四層樓房中,離她工作的地方二十分鍾的路程。寧西和林天佑住三樓,公婆和奶奶住二樓,一樓是客廳和廚房。在林夕市中心林家有套不大不小的住房,在市政府下屬單位工作公公的名下,不過那裏一直空置著。寧西的父母則住在城市的另一頭,相對婆家來說地段較偏僻,不過寬敞的三層樓中,父母依舊為寧西夫妻裝修了新房,僅為了生孩子那會的歇息和過年時節短短一個星期的住宿。在許多人為買房而憂愁的年代,寧西他們擁有寬敞的住房條件。這也許就是80後夫妻的寵溺,他們不用為房子而奔波,也不用為柴米油鹽而煩惱,他們為人父母卻依舊過得沒有負擔。
回到家裏,靜靜的,公公林建國不在家,政府部門任職的他在家吃飯的次數永遠少於在飯店的次數,婆婆張紅英帶著兒子串門去了,不到吃飯的點是不會回來的。寧西放下東西,圍上圍裙,嫻熟地準備著晚飯。
不一會廚房裏就飄散著濃濃的飯菜香,寧西做菜很好吃,這是公認的。
做好飯菜,張紅英帶著兒子寧寧回家了,寧寧看到寧西一下子就撲到了她的懷裏,親昵地喊著“媽媽,媽媽。”
寧西不看身邊的婆婆,徑直抱過孩子,對婆婆她有種漠視的冷淡。
寧西和張紅英的關係沒到視同水火的地步,卻是淡漠無語的。
寧西的家庭在鄉下,從小受的是節儉勤勞的傳統教育,雖然是獨身子女,但是父母並不寵溺,養成了獨立而自主的個性。
而婆婆出生在50年代卻擁有80年代人的個性,丟三落四、口無遮攔是她最大的毛病,浪費鋪張、毫無頭緒也是病症之一,體弱多病、愛耍心機更是弱點之一,總之在寧西眼裏婆婆毫無是處。
張紅英不習慣兒媳對兒子呼來喝去、嬌嬌小姐的脾氣,寧西看不慣婆婆做事沒有條理、又懶惰的生活習慣。剛開始的時候他們都會為了一點小事對各自的丈夫傾訴,漸漸她們發覺枕邊的人根本不能排解自己心中的不滿,繼而轉而化為滿腹的怨氣。寧西和婆婆不是那種劍拔弩張的人,不會大聲吵架弄得家無寧日,但是她們開始了冷戰,開始了漠視。張紅英仗著丈夫是政府人員腰板挺得直直的,寧西仗著年輕媳婦也不甘示弱,兩個女人一碰麵就形成一種天然冷凍的氣場。
婆媳關係的緊張這無意之中更是攔腰截斷了她和林天佑本不和諧的夫妻生活。
寧西知道,如果沒有寧寧,她不可能會和婆婆生活在一起。在這個家,寧西最愛這個眼前的小男孩,他是她流產兩次後才得到的寶貝,看到寧寧才展露溫暖的笑容。寧西的笑容是那麼好看,像冬日的陽光融化冬雪,笑的時候她的嘴角有一對淺淺的酒窩,使她的美麗增添了幾分俏皮,寧西有一對迷人的桃花眼,有幾分欲語還休的柔美。她的這個笑容征服過不少男孩子,其中也包括鄭嶽,那是她的初戀情人,他們交往了四年,她把自己年輕的時光獻給了他,當他們分手的時候,寧西發現身邊的追求者都各有家室,而林天佑仍舊孜孜不倦地等待著她的垂青,她的心泛起感動的漣漪,在二年之後允諾了這段自己沒有給予愛情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