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王慧的喪事,安伏威的喪事,趙念清一個人托著,裏裏外外的忙活直到深夜。趙念清回到自己的住處剛剛準備入睡,電話聲響起,王晴兒接過電話之後,便把話筒遞到了趙念清的手裏。
“妹夫,我潘尚誌。”
“咋了,啥事情,這麼晚還打電話。”
“大事?絕密的大事?”趙念清聽了之後,表情凝重,王晴兒當即穿上外衣走出房間。
“沒有外人了,你說。”
“少帥已經同意和北伐軍停戰了,我們並入南京國民政府,奉軍改名東北邊防軍,雖然少帥是東北的最高領袖,但是蔣中正派了一個陸軍督導團,對咱們奉軍進行改編,為了防止南京向咱們第三師安插眼線,妹夫你必須先下手為強。”
“少帥真是自作聰明啊,終究是玩不過蔣介石,南京是怎麼打算對付咱們的。”
“裁掉咱們第三師,整編為旅,一個旅七千人馬,多餘人馬遣散。”
“這第三師一萬多點兒人馬,至少要裁掉四千人馬啊。”
“妹夫,你得想個招兒啊。”
“我明白了。”
次日趙念清火速趕回遼西,回到遼西之後趙念清立即召集了第三師的所有軍官,大家在指揮部圍著趙念清坐下,趙念清坐在一號的位子上。
“少帥決定易幟,咱們劃入國民革命軍,南京要對咱們進行改編,與其做南京方麵的案板肉,不如咱們自行改編。”
“自行改編,怎麼改編啊,妹夫。”王長捷疑惑不解。
“南京要撤了咱第三師的編,改為旅,奉軍的不足員的師變為旅是必須的話,那麼到底是一個旅還是兩個旅就看咱們自己的造化了。”
“妹夫,咋辦聽你的。”
“早年第三師是四個團外加騎兵炮兵,現在,大哥你把113、114、115團帶出去,組建一個步兵旅,116團、騎兵團、炮團留給我,再組建一個旅。”
“妹夫,你116團人不夠,要吃虧啊。”
“一個旅五千人是底線,你至少得湊夠人數,我這邊自有辦法。”
“以後有事,咱哥幾個依舊聽妹夫你的調遣。”
隨即,趙念清召開了自己的軍事會議,由朱忠義和孔奉先主持。
“師長的軍令,褚豹子、張布、關天雷,一、二、三團的團長,典榮,騎兵團長,韓守信,炮團團長,石珠,軍情處處長,李恩,副參謀長兼特戰營營長、警衛營營長,韓重雲運輸營營長長,朱忠義副旅長,孔奉先是參謀長,回去之後,自行調整人員安排,進行擴充。”
“得令。”
數日之後,趙念清遵照少帥的軍令,降下五色旗,換上青天白日旗,軍裝軍帽也隨之改變。
老家的院子裏,趙念清坐在屋簷下,用自己的軍刀給兒子趙冬仁削了一把木劍,趙冬仁拿著木劍格外的興奮,跑出了院子和小夥伴一起玩耍。
“易幟了,總算是統一了,天下太平了。”安鳳坐在屋簷下的門檻上倚到了趙念清的身邊。
“天下太平,你我此生未必能看得見啊。”
“報紙不都寫了嗎,奉軍易幟,東北實現和平統一,還是兒子給我念的。”
“表麵上統一,各省看起來是服從中央政府,實際上還是各自為政,隻不過是老帥和督軍們下去了,新人上來了,南方現在不就亂得很嘛,白軍和紅軍打得不可開交。”
“至少東北無戰事,早些年一批又一批的小夥子穿著軍裝扛著大槍出關打仗,回來的是一車又一車的棺材。”
“有的連棺材都沒有呢,第一次打曹錕,山海關大戰,直奉兩軍七天七夜不停火,兩軍陣前屍首成山,奉軍倉皇撤退,扔下的屍體就是一個萬人坑給填平了。”
“打仗,統一全國,不就是幾個督軍在爭著當皇上而已嘛。”安風淡淡的一笑。
“何嚐不是,民主讓百姓民不聊生,成就了你的大小姐身份。”
“討厭!老願意拿我打岔子。”
傍晚,李貴差人請來了趙念清,兩個人坐到了炕上,劉春桃擺上了準備好的飯菜。
“山東的菜,不是我嬸子做的,範彩玲做的吧。”
“瞞不過小少爺的眼睛。”
“好久沒過來了,帶的東西收到了吧。”
“最高興的是你給李恩安排了一個好的親事。”
“兒媳婦兒生了吧,這回抱孫子了吧。”
“剛生,母子平安,才過了滿月。”
“多好,孩子起的啥名字。”
“一直沒定呢,小少爺您念書多,您給起一個吧。”
“閨女叫李秋月,小子就叫李福澤吧。”
“中,福澤恩惠。”
“好好享福吧,哈哈。”
吃喝過後,趙念清回到家中,安頓好自己的老母親入睡過後,回到屋中,抱著安鳳,直到深夜,也難以入睡。趙念清剛剛準備起身到屋外坐一會兒,李恩就拿著奉天來的電報來到了趙家,臉上是喜氣洋洋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