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也是青春的代價
思想討論
作者:一直特立獨行的貓
我們都在洪荒宇宙中像一顆粒子一樣慢慢前行,即使失敗,也是一種成長;即使迷茫,也都是青春的代價。
前幾天收拾東西,從櫃子裏掉出來一摞彙款單。彙款單用曲別針別著,有一百多張,最上麵的一張用鋼筆寫著“這就是成長啊!”下麵簽著我和一個叫Lily的女孩的名字。我坐在地上,翻著每一張彙款單,一頁頁地看。那是我大三第一次正式的實習,和一個叫lily的實習生一組。我們從來沒有填寫過彙款單,裏麵的很多要求我們不知道,寫一個錯一個,寫了100多張才寫好幾個人。記得當時老板拿著一摞廢掉的彙款單跟我們說:“保存起來,五年之後再翻出來看看,這就是你們的成長。”
我真的很乖的保存下來了。那份實習我做了六個月,和Lily一起,一起中午吃便宜的午餐,一起互幫互助寫每一份文案和策劃,一起戰戰兢兢去財務部領1200塊錢的工資還要看財務的臉色。那時候的我,每天要坐兩小時公交車上班,再坐兩小時公交車下班,那時候一天的公交費2塊錢,地鐵費要10塊錢,舍不得地鐵,隻能坐公交車神遊三環一大圈。Lily是外地高校的學生,實習期間住在當時的男友家。男友和父母住在一起,在北京胡同的平房裏。她不怎麼習慣平房,也不習慣對方的父母,大夏天有時候洗澡都困難,做什麼事情都小心翼翼。相比我的遠,她的寄人籬下更讓人覺得難受,因此上班時間就是她最開心的時間了。那時候的我們對未來都沒什麼明確的打算,她在學GRE考托福想去美國讀研究生,我在想是留下轉正還是申請一家更好的公司去實習。
我們都不知道未來,但誰都不迷茫。我們每天都特別開心,傻樂傻樂的,盡管我們窮,我們也土土的,經常被當作勞力去跑腿做雜事,但沒人抱怨什麼。
我們在一起度過了那段實習的所有時間,然後彼此離開。我去了下一家牛逼哄哄的公司繼續實習,她考上了美國的研究生。再後來我畢業找到了夢想中的工作,Lily在美國讀完研究生留在紐約工作。
五年後的前幾天,當我翻出那一摞彙款單的時候,我拍照發給Lily,她正在銀行簽貸款合同,在紐約買下自己人生的第一套公寓。她問我要不要代購奶粉什麼的,我大笑問她你能給我買十年嗎?是的,五年後的我們,都各自長大,過著讓自己感到合適和舒服的生活。我們都是普通的女孩,我們的每一步是不是都很成功很完美,我們彼此也沒有誰強誰弱,我們都在洪荒宇宙中像一顆粒子一樣慢慢前行,即使失敗,也是一種成長;即使迷茫,也都是青春的代價。隻是,我們都覺得,每走一步,都要對得起自己。
有人問我:“我找了個工作,老板給我的待遇,我覺得不公平。”“我剛畢業,月薪就2000元,你說這公司是不是騙子。”
親愛的,我不知道你是如何想的,我隻能說說自己。第一份社會實踐賣飲料一天30元,拖欠半年才付款,其實也就幾百塊。第一份實習,兩個月一共700元,還是500強公司,連納稅的起征點都不夠;第一份工作,人見人羨慕的豪華公司,起薪3000元。我不是什麼名校,我英語不如母語好,我沒讀過很多很多書,常年在學校裏,第一次在公司門口吃過橋米線,都覺得好吃得幾年忘不了。
我周圍也有很多牛人,有的男生畢業就進了高大奢的谘詢公司和投行,連父母來北京旅遊都可以用公司專車接送;有的女孩還沒畢業就創業,一天能賺十幾萬;有的隨便學學就能GRE考高分拿著獎學金去美國。但這些都不是我,他們都隻是我身邊最亮眼的那些光芒。我抬頭看看他們,再看看自己,除了低頭努力,真的說不出什麼,也抱怨不出什麼。
我隻知道以自己的背景和底子,在北京這種名校成堆,牛人成群的地方,想要得到自己夢想中的東西,就要一步步壘寶塔一樣去做,一步踩著一步爬上去。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根本沒有正確的選擇,我們隻不過是要努力奮鬥,使當初的選擇變得正確。”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