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隻有一次,請珍愛生命。
人是很長壽的動物,所以上天總是會給人帶來疾病和考驗,其實是為了生命長度的公平。有一些疾病,可以稱之為生命傳承的延續。就像古時候,女兒出嫁前,母親會剪下一縷頭發係在女兒的發間,這種被稱為延續的疾病有一個很科學的名字叫做遺傳性疾病。不知道,對於繼承者來說是幸福還是不幸。
故事的主人公叫周渂,今年十五歲,花樣年華。故事要從二零一七年六月份開始。六月是緊張的歲月也是瘋狂的歲月,可這段時間裏,她品嚐了疾病的折磨和內心的孤單痛苦以及未知的也許悲慘的命運。人是脆弱的情感動物,最喜歡回憶往事。過往十五年的生活經曆,她在想,我在記錄。
在五月份反反複複的天氣裏,初二的生活也進入最緊張的時刻,最後一輪考試複習。雪白的試卷散落在教室的各個角落。課本隨手被擺放在灰蒙蒙的地板上。堅硬的花崗岩也會因為外界的傷害而有些細小的洞,再堅強的人也會因為巨大的壓力而崩潰;花崗岩緊密的構造也會有疏散的一天,人的身體當然也避免不了內構出些毛病。一場數學考試,試卷上依舊是花樣百出的幾何和密密麻麻的代數,依舊不會幾題。按照以往的事情發展規律,周渂應該頭疼一會兒,糾結幾道題,隨便在試卷上劃拉幾筆,然後趴在桌子上內心默默地哼唱偶像tf——boys的歌。今天截然不同,周渂的肚子揪著疼,生物課盡聊天的她以為是胃疼,不停喝著溫開水卻始終不見好轉。鈴響結束了考試,她渾身冷汗。生病的人最渴望的是休息和關心,可憐的是她一樣都沒有。不是不能休息而是不敢休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從小到大,生病堅持學習的同學都是熱愛學習的榜樣,生病請假的同學都是小題大做偷懶耍滑的,即使老師不去說什麼,同學們也會多加埋怨。周渂是平凡簡單的女孩子,她渴望成為焦點的時刻一定是輝煌驕傲的事情,而不是生病請假。我們的簡單與平凡與我們內斂和沉默有很大的關係。也許是以為內斂,也許是因為驕傲,也許是因為擔憂,也許是因為恐懼,她沉默了。至於關心就離她更遙遠了。周圍亂糟糟的身邊的同學都忙著圍繞一位成績好的同學來對比答案。其實這是一件徒勞無功的事情,還不如考試作弊來的實在。她又一次流淚了,她自己也分不清是因為疼痛還是孤獨。咬牙堅持,是她唯一能與病魔抗爭到底的堅強。
她還是堅持到了周末,在再三的說明下,她在村裏的衛生院得到了檢查的結果——卵巢裏長了一個小泡,也可能說是囊腫。她不是專業的醫護人員,不懂所謂的專業名詞。她唯一的陪同者是年邁的奶奶,奶奶不識大字一個,也是在恐懼之中。最大的悲哀還遠不止於此。周渂是離異家庭,再過一兩個月她的父母就離婚一年了。她生活在奶奶家,在法律上她的監護人是她的母親。她給父母都打去了電話,結果大同小異:找你媽(爸)要錢。父母電話裏的一陣沉默和推卸責任的針鋒相對讓她痛苦不已,內心無比煎熬。
她隨意地翻著朋友圈,看著看著淚水打濕了眼眶,淚滴滴落在手機屏幕上。屏幕是彩色的,她的生活是灰色的。透過手機的屏幕,她的媽媽好像和她並不生活在同一個世界。她媽媽的世界裏,有啤酒節的豬蹄烤蝦,有自助餐裏的螃蟹海蝦,還有香港迪士尼樂園的遊樂設施。她的世界現在灰白一片,灰的是她身旁的一長排座椅,白的是四周漂白的牆壁,還有透明色的點滴和黑色的體檢報告單。她又一次徹底迷茫了,生活的苦痛包圍著她。外麵下著瓢潑大雨,像是上天在為她狠狠地哭泣,寒冷的風穿越密集的雨柱襲進空曠的輸液大廳。她緊緊地抱住自己的身體,空氣裏還有不遠處的電視劇傳來的台詞對白,所謂愛情痛苦了別人,成全自己。
周渂在思考,她從未如此冷靜地思考過父母的所謂愛情和所謂婚姻。她的眼中一直是源於爭吵,層出不窮的爭吵。不知是因為什麼開始,卻始終記得是一滿屋狼藉結束。她一直在責怪父親,責怪父親的好賭,濫賭。可是她一直在忽視,忽視一個顯而易見的致命原因,她不忍心讓自己冷靜麵對這個可怕的問題:母親身上的巨大花銷。她的頭很痛,頭仰過去,馬尾辮耷拉著朝向地板,她的雙眼緊閉。如果痛苦可以用遺忘來消亡的話,她希望永久性失憶。周渂頭很痛,痛的像要炸裂一般,往昔的場景一幕一幕浮現:父母爭吵,母親用菜刀砍了父親的肩膀,父親用筆記本電腦砸在母親的身上,還有碎了一地的鍋碗瓢盆……一幕幕的對話在她頂的耳邊重疊,盡是罵人的汙言穢語。她的內心疼痛到不能自拔,父母的愛情摧毀了她的人生。她好像忽然成長了,她開始辯證思考所謂愛情與婚姻的關係。她想起電影《如果愛》的一句歌詞:饑餓永遠是主題,愛情是個道具。所謂的饑餓究竟是性還是欲,她難以分辨。性是衝動,欲是追求。父母的愛情本來就是衝動,一場不成熟的交往,源自於衝動。父母的婚姻也許是因為追求,一個不理智的決定,由那場不成熟的交往而引發的對另一種生活模式——婚姻的追求。她漸漸意識到自己是膚淺的,因為悲劇的釀成往往會存在許多問題。好像一句俗語“千裏之堤潰於蟻穴。”也許父母之間看起來很穩固卻往往忽略了隱患,千瘡百孔使得他們崩潰。總而言之,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快活了他們自己,折磨了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