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點穴與相地形態
一、辨穴、點穴、定位
辨穴凡看地一穴,首先要看它大約是什麼形狀,如龍形下察龍形下虎字,象形下鼻,龜形下息,蛇形下七寸,鳳形下銜看,獅形下球,蜘蛛下網心,人形下臍陰,獸形下尾門。黃蛇聽蛉,其情在耳,雁宿平沙,其情在蘆,織女拋梭,動在兩乳,仙人獻掌,穴在掌心,刀劍形其用靶彀,弓弩形其發在璣,響器以虛擲出,金鑽以執為用,妝台必有粉架,棋盤點將軍,蘆鞭要識落花,蓮葉宜看側露。梧桐葉上偏生子,楊柳枝頭出正心,蛇形有毒,犬性必狂,蜈蚣有蜒蛐,猛虎宜看肉案,古人下葬,乘生氣也就是俗說的陽間之氣,實際上全憑相家本身的靈感,巧瞅眼裏,妙在心思。
點穴穴,本義是土室,堪輿學中以穴指生者或死者的住地與葬地。點穴,本是中醫理療的一種手段,古人認為地理脈絡與人體經脈有著相同的規律,因此將人居住之地的確定形象地稱“點穴”。
風水寶地
地理堪輿家認為,穴是山止氣住之所,是衝陽和陰,精氣所凝之竅。《葬經翼》:“葬欲乘之,返氣納骨之道也。”穴的所在之地,就是居址的位置,如果是用於葬死者,則稱為葬口。穴以得龍脈生氣凝聚之處為佳。穴是相對於脈而言的,在千變萬化的環境中尋找脈絡走向,然後確定穴址,這就是點穴目的。
從位置上看,穴處於中央,從地形上看,穴是一種小型凹地。《撼龍經》:“穴,如旋螺如螺殼之回旋也。”但是僅僅有穴的地理形象還不足以稱為風水寶地。堪輿理論認為,真穴是需要水來配合的。《葬經翼》:“穴者,山水相交,陰陽融聚,情之所鍾處也。”所謂“風水之法,得水為上。”真穴之所以被認為是吉地,就是因為它是山和水的最佳結合處。四麵環山的居處,還必須有水流交彙,才是上吉之穴。
堪輿學認為,建築的選址應在龍、砂、水重重向心的圍合之中。這樣的格局,一方麵能在周圍山川的拱抱之中阻擋寒風侵襲,從而形成陽光普照、水草豐茂、陰陽和合的良好生態小氣候;另一方麵,龍、砂、水、種種構成如畫的景觀意象,賦予人最豐富的審美體驗,得到遊目騁懷的心性寄托。因此點穴的關鍵在於“點”字。“點”就是選擇定位,就是對龍、砂、水格局的綜合權衡。
點穴首先要考慮龍脈與穴的關係,吉穴必是龍脈生氣的凝聚點。堪輿學認為,穴是天造地設的,既有生存之龍,必有生成之穴。看地重在擇穴,擇穴重在審龍,龍真必吉穴。黃妙應所著《博山篇》:“龍脈的走勢、方位、位置千變萬化,忽高忽低,亦低而高;北忽行南,亦西而東;有閃走的,有斜飛的,有背水的,在臨岸的。”穴分四形,四形之中又有正格變格。如何在複雜多變的地形中尋到真正的吉穴?《博山篇》:“認穴法何者真,何者假?山水向是為真,山水背是為假。何時生,何者死?風藏水遞逆氣聚是生,風飄水蕩氣散是死。龍逆水方成龍,穴逆水方得穴”。
因此,點穴的第一要點就是得水。《青囊·海角經》:“穴雖在山,禍福在水。所以點穴之法,以水定之。中原萬裏無山,英雄迭出,何故?其貴在水。故曰:“有山取山斷,無山聚水斷。”穴有水環繞,就能使生氣凝聚不散,自然是上上吉穴。《葬書》:“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無水則風到而氣散,有水則氣止而風無。以得水之地為上等,以藏風之地為次等。
點穴,首先考慮氣。《博山篇》:“氣不和山不植,不可扡,或有奇紋土隱中,法宜扡。氣未止,山走趨,不可扡,或腰結,或橫龍,法宜扡。氣未會山而孤,不可扡,落平陽水局衛,法宜扡。氣不來脈繼續,不可扡,自然斷,斷了斷,法宜扡,氣不行山壘石,不可扡,或異骨土隱中,法宜扡。”以此論斷,不能聚氣的山不能點穴,但有解救辦法,解救得宜,即可點穴。
總而言之,點穴有十二項要點:一要藏風聚氣、二要找生氣避死氣,二要明堂借水,四要交合分明,五要前後相應,六要左右相濟,七要避凶躲煞,八要內外相乘,九要深淺得宜,十要不脫脈情,十一要別其枯潤,十二要土色鮮明。
古代帝王陵寢占穴,就是確定“金井”的位置。金者,寶貴也。按堪輿術講,金井就是風水之穴,便於乘陰陽之氣。從明清兩代帝王陵寢發掘資料來看,在陵寢地宮的核心;棺木正中有一個圓形通地脈的深孔,這就是頗具神秘感的金井。
京都以朝殿為正穴,州郡以公廳為正穴,宅舍以中堂為正穴,陵墓以金井為正穴。
在帝王大葬秘典中有記錄,陵墓正穴金井破土動工時初掘的“金井吉土”,用黃綾布包裹,待大葬棺槨安放前,把金井金土捧入地宮,置於金井中,然後再下棺槨安放在金井上麵。
有關考古部門在發掘整理清西陵崇陵地宮時,在光緒皇帝梓棺下的金井中發掘出有大葬時用黃綾布包置於金井的黃土約半斤。在明魯王荒王陵的金井中也發現了珠寶玉器,以此作為鎮墓之玉,以示息壤。
點穴定位
點穴定位,一是穴揚,二是穴位。“穴”古意為土室,是人類防風避雨的地方,點穴的核心就是尋找藏風聚氣的最佳方位。一般地理大家,都認為尋龍容易點穴難。俗話說:“三年學得尋龍,十年學不得穴。三年尋龍,十年點穴”。劉伯溫在點葬鞭山後深有感觸,雲:“我愛鞭山二十年,鞭山對我默無言。今朝始悟鞭山趣,貴穴從來不易扡。”可想可知,點穴功夫是整個堪輿風水學的精華。
真穴的明證
一是在穴前的有朝案美,明堂正,水勢聚。二是在穴後的有樂山倚靠,鬼尾撐腰。三是穴左右的龍虎有情,纏護拱夾。四是在穴下的有氈唇正托。五是在穴上的有球簷對準。六是在四旁的十道全,界水分合明顯。
點穴定位大忌粗惡、峻急、單寒、臃腫、虛耗、凹缺、瘦削、突露、破麵、疙頭、散漫、幽冷、尖細、蕩軟、頑硬、砏岩。山勢粗雄醜惡、定出凶暴之人,山清水秀之地,出人清秀,這就是氣感形生的道理。
以三勢定穴,三勢者,立勢、坐勢、眠勢,即天、地、人三等穴法。立勢(天穴),天穴一是仰高穴,穴在顛頂平坦處仰麵叫仰麵穴。二是騎刑穴,穴在龍脊上平坦處立穴叫騎刑穴。三是憑高穴,穴在星頭下平坦處立穴叫憑高穴。臥勢(地穴),一是懸乳穴,穴在垂乳頭粘山麓處結穴。二是脫砂穴,穴在星體之下離山脈處結穴。三是藏龜穴,穴在平地微鉗微突處結穴。
坐勢(人穴),山勢如坐著一般,身屈,頭不俯不仰,氣藏在中間,山脈結穴,不高不低叫做人穴。以近取諸身定穴,是以人身骨節動處,或穴道點穴,如百會穴、咽喉穴、肩井穴、心胸穴、乳穴、臍穴、丹田穴、掌心穴、懷抱穴、曲池穴、腳跟穴、膝頭穴、掬搭穴、挽籃穴、垂頭穴等高、全憑助之動,功之具,趨全避缺,增高益下,三吉也。
二、相地形態
江湖河海號平洋,風水真傳多有行。平洋明堂高又高,金銀積庫米陣廒。
平洋穴後一尺低,兒孫個個會讀書。平洋左右兩邊低,兄弟兩個做尚書。
明洋明堂如掌心,多房家富鬥量金。穴右若是低一尺,子孫旺盛福滔滔。
穴後左邊節節高,從此高壽存珠寶。穴左三尺四尺低,兒孫定有做尚書。
穴後之田清潔低,各房富貴管三妻。穴左河邊隔三丈,兒孫個個做丞相。
穴在墳前一尺高,子孫旺盛置倉廒。穴右墳邊一田低,財旺丁旺不須疑。
穴左天柱低有風,定主輩輩百歲翁。穴前明堂高又多,兒孫房中金寶奇。
穴右墳前進來旗,子孫發科天下知。穴前明堂一地高,代代後人稱富豪。
河邊偏露多生氣,子孫代代掛紫衣。穴右河灣隔三丈,輩輩後代登金榜。
穴右明堂土厚高,後人富足子孫豪。穴左墳前高又肥,兒孫富豪真無比。
左穴右河漕頭安,長房子孫受王命。穴後河水真來衝,長二兩房富貴全。
左穴傍頭左漕阡,長房黃甲禦爐邊。右穴傍著右漕阡,二房衣錦曲江旋。
河邊有穴向朝河,離河一丈五尺多。葬法要照式點穴,子孫一舉便登科。
河邊有穴向朝田,一丈五尺離河邊。點穴務要依式樣,子孫富貴永綿綿。
青龍背上馬馱人,兒孫代代出公卿。白虎背上馬馱人,後代兒郎紫衣人。
青龍星峰入雲霄,兒孫金榜把名標。太乙貴人連筆聳,長房子孫出公侯。
白虎生峰插雲霄,金榜題名狀元豪。對山文筆走數峰,天下揚名著錦袍。
龍虎山所有選址,結穴兩側近地,要求寬舒平整,兩砂、向穴拱抱,貼近基址和穴地的砂,不要求太高,其發富貴之力即可上遠處千仞之山。俗話說得好:“平洋不開口,神仙難下手。”吉穴主要分為窩、鉗、乳、突四種形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