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那件事才是實話。
西聖站在那裏怔怔半天,然後扭腰跺跺腳。
“好喂,就讓那小王八蛋到我家裏呀,可著心使勁去砸,砸完了這臭娘們就稱心如意喲。反正我又不在那吃飯睡覺,關我屁事耶!”
說完,怒氣衝衝飛走了。
不關你屁事,大老遠的跑過來幹什麼?
這件事,哥哥也稱心,妹妹也稱心,委屈你一個才是正道,誰叫你夾在中間?
東聖望著西聖的背影笑起來。
......
征討來鳳國的西方國家,沒幾個大國,都是鷹眼國周邊的一些小國。大都是全國軍隊不上五十萬,拚湊這三千萬大軍,都割了好大一塊肉。
最大的鷹眼國,精英俱葬身在鶴頂國火與水的洗禮中。
李伯陽認為隻要五百萬兵馬,就可以掃蕩那些國家。意相歡堅持要起兵八百萬,他很少堅持己見,李伯陽沒有違拗。
清逸道長生怕李伯陽進入西方,有西方神劍境頂級高手暗算李伯陽,趕回西嶽山派,以西嶽山派的名義,向天下各門各派遍撒英雄帖。告知李伯陽是自己的關門弟子,另外層意思就是,侵犯李伯陽,就是與整個西嶽山派作對。
由於不能參與俗世事務,留在李伯陽身邊到西方去,怕給人口實,清逸道長留在西嶽山派,沒有回到李伯陽身邊。
李伯陽大軍於李伯陽元年七月七日踏上征途,在七月二十七日到達虎賁國邊境,鷹眼國是與虎賁國交界的國家之一。
這期間,意相歡向虎賁國再借兵兩百萬,這樣就形成千萬大軍。
鷹眼國千萬大軍,有八百萬被幾個王子調去,在鶴頂國折騰殆盡,剩下兩百萬全部被皇族調回去拱衛京城。
全國所有城市連抓賊的將士都沒有。
李伯陽大軍一到,沒受到任何抵抗,不費吹灰之力占據了路途中的城市。大多數州府都是當地長官打開城門,遠遠投降迎接李伯陽大軍。
在意相歡建議下,還是任命這些投降官員治理地方,還分出兵馬駐紮接管軍事職權。
小城市五萬,中型城市十萬,大城市二十萬,到達鷹眼國京城的時候,兵馬剩下七百萬。
李伯陽這才明白,意相歡為什麼需要這麼多兵馬的原因。
七百萬大軍將鷹眼國京城,圍得跟鐵桶差不多,可就是圍而不攻。
當得知鷹眼國已將全國將士調回京城防守,就立馬製定這個戰略戰術。就跟喝湯一樣,就這麼碗湯擺在麵前,喝快了有些燙嘴,不如等湯涼了,才喝得順暢些。
鳳凰大陸沒有人知道什麼叫戰略儲備,就是把這四個字明明白白寫在他們麵前,也是文盲看書,知道裏麵有內容,到底是什麼東東,就有用茫然來形容。
李伯陽大軍才圍四天,京城裏就亂套。
憑空多出兩百萬人,而且是身子如狼似虎的將士,被圍第一天,就把京城裏能吃的吃光,第二天就把可能能吃的吃光,第三天把假設能吃的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