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真的還沒熟,淑婷你就再忍一忍吧。”牛大力無奈地說道。
“那大力你一邊烤,一邊給我們講講竹筒飯的正確做法唄,這樣既可以分散我們的注意力,又能順便教會我們,不是挺好的嗎?”方淑婷睜著亮晶晶的大眼睛,看著牛大力說道。
“唔,這倒是個不錯的提議。”牛大力想了想,開始講解自己的心得了。
“竹筒飯的來曆,我已經和你們說過了吧。今天我就和你們講講選材和做法。”牛大力一邊在火架上,不停地翻滾著八個大小相差無幾的竹筒,一邊將竹筒飯的做法娓娓道來。
“首先就是選竹節了,選竹節除了大小要適中之外,還要注意選擇年份。一年左右的是新竹,為竹筒飯的上佳材料,其水分多耐燒,燒出來的糯米飯也香些,是我們的首選。一年至兩年的也可以選用,隻是效果要差一些。至於超過兩年的就是成竹了,不用考慮。”
“選好了竹子,下麵就是洗糯米了。正常時間,應該要將糯米浸泡十二個小時。浸泡是要注意,每隔一段時間要記得攪拌一下,使得糯米吸水均勻一些。”牛大力笑了笑說道,“當然了,咱們在白堊紀是沒有糯米的,我用的是植物的果實代替。我選擇的幾種果實,都是比較接近糯米成分的,有一定膨脹力的,等會你們吃一下就可以知道,口感應該和米差不多。”
牛大力將手中的一根竹筒替換到了火勢較弱的區域,接著說道:“做好了選竹節和洗糯米的工作,下麵就是加配料了。在二十二世紀的華夏國,傣族和黎族這兩個少數名族的竹筒飯配料是不盡相同的。傣族的竹筒飯,配料以香腸、鹹肉居多,而黎族的竹筒飯則以山豬肉和山雞肉為配料居多。”
牛大力咳嗽一聲說道:“當然了,我們比起華夏國的少數民族朋友還要高級了不少,咱們的配料可是絕種了幾千萬年的恐龍們的肉啊。這樣做出來的竹筒飯要是還不好吃,那還真沒臉見人了。”
牛大力的話讓李美琪、瓦妮莎、方淑婷忍不住捧腹大笑。
眾人笑過之後,牛大力接著說道:“往竹筒裏灌糯米和配料的時候要注意,糯米不要裝的太滿,留個二三厘米空餘的空間,燒前搖晃一下,使米與米的間隙大一下。這樣烤出來的竹筒飯口感更細膩,味道更好。”
“做完這些準備工作,下麵就是加水和火候的問題了。加水主要是看竹筒的大小和深度,火候嘛就要比較講究了,先是用大火烤十五分鍾,然後再用中火悶五分鍾,最後再用小火烘三分鍾。”
“這其中尤其要注意的是,大火的十五分鍾一定要燒夠,燒的時間越長,旋轉竹筒的就要勤快些。雖然煙熏火燎的挺煩人的,但是要想烤出好的竹筒飯,這些是必須做到的。”
“等到燒出來的竹衣顏色微微發黃,柔軟,沒有燒焦的感覺,這就說明你手中的這筒竹筒飯完成了,可以吃了。”牛大力一邊說著,一邊將手中微微泛黃的一根竹筒拿出了火架子上。
“啊?大力,這……這一根竹筒是烤好了嗎?”看到牛大力放到一邊的竹筒,三女愣了一下,接著大叫了起來。
“沒錯,這一根竹筒火候已經完全達到了,隻要等竹筒外麵冷卻一下就可以剝開吃了。”牛大力對一臉沮喪的杜比努了努嘴說道,“我覺著,美琪、淑婷你們還是將這第一根讓給杜比那家夥吧,畢竟是傷員嘛。”
李美琪和瓦妮莎剛想大快朵頤一番,聽了牛大力的話後,十分不情願地縮回了手,惡狠狠地回頭看了杜比一眼。
這要放到平時,看到二女的眼神,杜比肯定是縮著脖子求饒了。可是現在可不一樣啊,這竹筒飯杜比可是想了好久了,現在終於有機會可以第一個品嚐到,就算被隊長和李美琪博士罵兩句他也認了。
不過,問題又來了。李美琪和瓦妮莎雖然聽了牛大力的,沒有先吃。但是二女可不願意看到杜比小人得誌的樣子,都扭過頭,故意不將竹筒送過去。
最終,還是方淑婷心地好,她笑吟吟地將這一根竹筒拿了過去,遞給了杜比:“杜比,你自己可以剝開的吧?”
杜比一臉感激地看著方淑婷,連連點頭。看玩笑,他雖然下半身無法用力,但是胳膊上可有的是力氣啊,切開這玩意不再話下。聞著麵前的竹筒中散出的清香,杜比一臉陶醉地深深吸了一口氣,拿出了身邊的匕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