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晚,九王爺一言不發,從殿內隨眾人走了出來,對同慶說,“我們先回府去,晚上,宮裏要擺酒宴慶祝皇王繼位。”他說完這句話之後,便在一路上再也沒說一個字。
同和率先回到王府大門前,立在馬前恭請九王爺回府,九王爺臉色迷惘,下得馬來,下意識地把韁繩交給同慶,然後象隻被風亂了方向的受傷鷹隼一樣,哀傷地一步一步走進我們散發著淡淡花香的上房。
九王爺端坐在床前,看著我的臉,時而伸手摸摸我的臉蛋,時而拂拂我的發絲,一言不發。家人請他洗漱,請他稍事休息,請他吃些東西,可是,他視若無睹,置若罔聞。
同慶去祭拜父親回來,悄立門外許久,終於忍受不住胸中的鬱悶之情,忍不住仰天長嘯!嘶聲震天!風為之嘯,與他同和;日為之哀傷,隱去華彩。
當夜幕低垂下來,九王爺走出房間,對家人們說,“多點些夜燭來,王妃怕黑。”
家人個個點頭答應,試淚而去。同慶仍舊亦步亦趨的跟著小王爺蹬鞍上馬,直奔王宮而來。
走到中途的時候,同慶突然對王爺說,“小王爺,請您務必答應我一件事情!”
“講吧。”
“待會進宮之後,千萬不要喝他們的酒,也不要吃他們一口東西!”
九王爺看看他,露一個比哭還慘的微笑給他,“這是不可能的。”
人人心裏知道,大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光榮事跡,現在,顯然,這樣的曆史就要異地重演了!
隻是趙皇帝堪稱仁義之君,隻是笑迷迷地請各位同他東擋西殺打下江山的將士們喝酒,並且隻是大吐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難的苦水,弄得各位知難而退。可是,以二王爺素來的德行,有誰敢保他是位仁義之君呢?為了王權,他可是什麼卑劣手段都使上了!所以,今夜這杯酒裏有沒有投點小毒什麼的,誰敢保證啊?
事到如今,一直對二王兄深信不疑的九王爺也真正的絕望了。他心中已經明確了一個說不出來的秘密,他為什麼急於致小皇王於死地!因為他怕小皇王有了自己的骨肉之後,承嗣之人一出,就輪不到他稱王了。還有,他之所以忍心看著小皇王——也就是他們共同的侄兒命喪眼前的重要原因就是,兄弟九人之中,隻有大王兄與他九王爺同是先國母所生!當初父王選嗣的時候,左右猶疑之後,選定大王兄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因為,大王兄乃是正室所生!這令二王爺多年來在心理上有些深深的積怨。所以,現在看來,同慶的擔心一點也不多餘。如果二王爺坐定江山之後,鏟除異己,自己很可能首當其衝。
但是,九王爺抑製著心中的悲傷,已經把這些置之度外了。他心中隻想著帶出去精兵六十餘萬,而今歸來,卻不足五十萬這個殘酷的數字了!觸目驚心的慘痛傷亡,讓他越來越想要和平。他渴望這世上不要再有殺戮,不要再有戰爭,讓家家得以安樂,人人得以安寧。
他象一尊雕像一樣,渾然不覺身外事,他坐在宮宴席間,被包圍在阿諛獻媚的言辭之中,他一杯接一杯地喝著烈酒!任憑事態這樣發展。
五王爺來到他的身邊,對他說,“九弟,你還好嗎?是不是身上過於勞乏?要不要向新皇王請個罪,先請求回去休息吧?”
九王爺大搖其頭,他答應二王兄,最遲明日交出國璽,這麼緊要的時刻,二王爺怎麼會放他出宮?他若逃出國去,他二王爺的皇王美夢不是一朝夢碎?他怎麼可能犯這麼大的險放他九王爺出宮,所以,九王爺想也不想,隻是不停地幹杯。
五王爺離開後,新皇王身披龍袍,神氣活現地走過來,努力抑製住他剛才的狂喜心情,假作痛苦萬分地說,“九弟,恕王兄一直未告真相。你回到王府,也已知道了吧?這個,九王妹她……”她,什麼?新皇王終究找不到更好的詞句給自己開脫。
九王爺大大方方地說,“我聽家人說了,是她自己自願喝下毒藥的。跟別人無關。”
新皇王訕訕道,“能這樣想就好,能這樣想就好!”然後他轉身離去,再次回到龍案之上,與眾人推杯換盞。
這時有想巴結九王爺的臣子們便趨上前來言道,“王府不幸,一直想去拜望,可是,九王不在,家人們說不敢私自作主!”
九王爺長歎一聲,說,“是了。我們九王妃素喜寧靜,我們還是不要再打擾她的好!”
九王爺的話音剛落,眾人還在七嘴八舌地說著客套話的時候,宮門之外一派嘈雜混亂,新皇王朝外喝問什麼事啊?有人丟盔卸甲地跑進來報告說,“門外打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