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芹和曹孟秋兩人,早就候在一旁,招呼著一眾受邀而來的才子名士。一篇約莫數千字的文章,寫在長條形的布條上,擺在二人身後的長凳上。已經有不少才子名流,在這布條上簽下了名字。然後在旁邊評頭論足,議論寫這篇文章的人,如何如何文采出眾,一時間,對兩位創作者李芹和曹孟秋一番大肆讚賞。
“這應該是江南討伐方臘檄文中,最好的一篇了。”
有個和李芹、曹孟秋熟悉的才子,看了檄文內容,便是毫不誇張地將二人捧起來。有人牽頭,自然而然,就有許多人,一致點評這檄文寫的不錯。
開頭便是對仗工整的駢文痛斥方臘種種罪行,行文之間遒文壯節讓人看後心中已然是怒火醞釀,中間情文並茂歌頌武朝文臣武將齊心協力一致抗匪,最後惋歎書生無路請纓,隻能寄望眾人團結起來,一致對抗方臘,相信朝廷,相信官府。總之是比較正統的官方檄文,特別能忽悠人頓時熱血上湧,立刻將方臘視為不共戴天的殺父仇人,恨不得殺其身,飲其血!
臉上帶著收獲的快意。李芹笑了笑:“第一不敢當,讀書人隻願寫盡心中所想。可恨不能親自披甲上陣馬革裹屍還!”
李芹這話說的大義凜然。他本就是金陵才子,平日裏,在友人之間,也是一呼百應。那一句頗為豪氣的“馬革裹屍”還,放佛讓在場眾位才子意|淫一番征戰沙場的雄}姿。一片叫好聲,將活動的氣氛鬧了起來。
“李兄和曹兄這篇檄文,怕是要傳到汴京,上達天聽,百官所見。我等能見證此等美談,何不妨做君子成人之美的好事,李兄、曹兄,離名揚天下,不遠了!”
又有人將這簽名活動的意義,上升到更高一個層麵。雖說這僅僅是一個文士自發組織的活動,但若影響力擴大了,說不定還真能夠傳到汴京,更恐怖的,說不定,還真能被武朝的統治者看見。
於是乎,經過一番宣傳,所謂的造勢,也就是如此。尤其是在聽到,或許大家努力,能夠讓當朝的統治者,看見這樣的檄文,不由覺得意義頗重。
眾人魚貫湧入檄文榜前,紛紛在檄文上落下自己的名字。
數尺長的檄文邊角上,寫滿了諸多才子名士的名字。討伐方臘的簽名活動,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拉開了帷幕。
這麵,熱鬧的場麵,一時間人聲鼎沸。
在眾人擁擠的畫舫上。前麵已經被圍得水泄不通,從船尾走過來的陳厚顏和張先二人根本就擠不進去。兩人見此情況,大概是不願湊這個熱鬧,往那麵走去。
“陳兄,去喝酒如何。好像柳永那家夥,就在畫舫裏麵。倒是想找他一起喝兩杯。”張先邀請道。這外麵是簽名活動的場地,可畫舫內,就是尋}歡作樂,喝花酒的好去處。而且鳳棲樓為此還有不少助興節目。大多數人,等會兒還是要回到這樓內,快活一番。
“張大哥請!”喝酒作樂,上輩子陳厚顏每天都泡在酒壇子裏,難道還會怯場不成。
這兩人避開那麵擁擠的人群。走進裝飾華麗的畫舫中。
上輩子去過無數高檔的會所,有複古的,也有西洋風格的,早就對這些東西免疫。而且,男人嘛,隻要走進這裏,就不需要裝了,玩的開心才是最重要的。
鶯歌燕語的樓內,的確讓人耳目一新。那些談笑之間,吳儂軟語的青樓女子,隔著老遠的,那軟軟像綿陽般的聲音便飄過來,軟化著每個男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