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常年混跡於各路BBS的網友,對司馬這個名字,還是很有些印象的——畢竟上次顧偉奇的案子,鬧得還是很大的。
對於司馬小小年紀已經成了一局之長,大多數人有些意外,甚至之前還有幾個月的鄉長經曆,但是作為曾經的“網絡名人”,大家倒是對他的評價謹慎了一些,總的來說是毀譽參半。
而且,有幾個家在丹蘆的網友現身,把司馬下丹蘆這段時間的一些典故曬了出來,並且指天畫地的發毒誓,這件事裏麵,司馬絕對隻是個受害者,唐宇暉說的肯定是事實,甚至搬出了司馬被於帆買凶追殺的事情作為佐證……
不過總的來說,絕大多數的論戰裏,司馬並不是主角,因為有個來頭更大的靶子頂在最前麵——銅山市公安局。
……
趙晚晴的文章在網絡上引起了非常大的爭論,也對原本兩派各走極端的觀點起到了很大的分化作用。
畢竟那些觀點都隻是基於對當天的一個視頻,以及唐宇暉和張成柱妻子之間的隻言片語,進行的各種猜測,摻雜了許多帖子作者本人的想象和臆測。而趙晚晴作為知情者,她的文章裏麵,論據就相當的充分。
即便是有相當大一部分依然堅持有黑幕的人,也不得不承認,趙晚晴羅列出來的關鍵證據,確實很難找到瑕疵。不過他們依然堅定的認為,這些關鍵證據隱瞞、或者篡改了一些很重要的東西。
對此,趙晚晴也完全無可奈何。
隨著以利他主義為主旨的集體主意精神,被利益導向的團隊精神和獨立自主的公民意識所取代。帶來的一個顯著的副作用就是,許多人瞬間走向了另一個極端,變成了極度的自我中心——隻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對於很多和他們理念稍微相左的事情,相當一部分人,會下意識的認為是假的。
就比如“812槍擊案”中間,警方將一些尚未有確鑿證據支持的臨時性結論、甚至是刻意曲解過的情況,選擇性的透露給了張成柱的妻子,這顯然是不合適的,這麼做後遺症相當的大。這其實正是導致這個案子在結案之後,依然尾大不掉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有一些人卻認為,這種做法本身並無不妥,警方有義務隨時將案件的任何進展,向當事人的家屬和公眾進行披露,而所謂的保密,往往就是給私下裏做手腳進行掩飾。
另外有一些人就反駁說,信息披露沒有問題,但至少應該公平對待每一位當事人,而且披露的信息應當是得到確認的信息,因為一旦披露的信息前後矛盾,會導致更大的認知混亂……
還有一個比較小眾的觀點,刑偵信息的披露還是應該慎重一些,畢竟涉及到人命的案子,往往存在著許多撲朔迷離的可能性,隨便就把信息公布出來,反而會導致輿論審判,這其實也是另一種形式的不公平……
論壇裏幾方持不同的觀點的網友們,各執己見,亂糟糟的幾乎打出狗腦子。反而事情的真相和幾位當事人,又被大家給忘到了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