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太了解唐宇暉的家庭背景和過去的詳細履曆,簡曆上所提供的那些信息,看起來更像是刻意簡化過的。但按照他的估計,唐宇暉很有可能是出身於軍人世家,他對於紀律和命令的反應,幾乎已經成為了大腦的一種本能。
除了嚴謹的個人操守,唐宇暉的職業素養也很高,雖然脾氣很硬,總給人一種很難接觸的感覺,可他主持過的案子,居然沒有發生了哪怕一次刑訊逼供的事情。
這在現在的警界來講,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更牛的是,他這麼做並沒有太影響破案率。近兩年,銅山市局的刑警支隊一直是省廳的先進集體,給張揚這個局長的臉上增光不少。
……
對於司馬的案子,張揚現在很糾結,甚至有些騎虎難下。從他的本心,他不想事情發展到這個樣子,可現在的情況已經被人為搞的複雜,遠遠超出了他所能控製的範圍。
這個雖然性質惡劣,但案情其實不算很複雜的案子,幾乎是在第一時間就引起了市裏幾乎所有大佬的關注。
當他接到完整的案情通報,並第一時間向政法委書記彙報的時候,政法委姚廣利書記似乎是有意無意的嘟囔了一句,“怎麼又是這個司馬?”然後稍一猶豫,就給了他一個基本的辦案方針,“小心謹慎,注意保密,不要輕易下結論。”
隨後他又很快分別接到了市委書記李運和專職副書記項長天的電話。
李運隻是聽了下案情,並未下任何指示。而項長天則是想了一會兒,才說了十二個字“案情複雜,排除幹擾,顧全大局。”
反而是一直以來,對司馬在丹蘆的所作所為頗多微詞的唐春來市長,這次卻當起了悶葫蘆,不置一詞。
這些雲山霧罩、甚至有些自相矛盾的指示,讓張揚犯了嘀咕。作為公安局長,他肯定已經不能簡單的站在一個純粹的警察立場上來考慮問題,政*治需要從來都是壓倒一切的前提。
官場中任何話都不是隨便說說的。
就比如說項副書記指示的“排除幹擾、顧全大局”,壓根是一對自相矛盾的指示。以他的經驗,對案子形成最大的幹擾的,往往就是這所謂的“大局”。
但是當兩句話並列,就不能這麼理解了,那就說明“幹擾”會來自其他方麵——哪個方麵隻能靠他自己去猜了。至於“大局”是什麼——領導指示、領導說出的話就是大局,如果好幾個領導同時發了話,那這個大局本身就需要好好找找最大公約數了……
政法委姚書記所說的重點,恐怕最終要落在“不要輕易下結論”上頭。這個案子其實並不複雜,結論很容易下,那這一句的意有所指就非常明確了——事情恐怕還要發生變化,最終的結論,肯定是要看“大局”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