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官場報喪鳥(2 / 2)

他對秦晉強也表示了一把感謝。畢竟如果不是這段時間省裏持續不斷的給丹蘆縣那幫人上眼藥,搞的那幫家夥神經緊張,眼睛一直盯在上麵,甚至連縣局這樣的要害機關都放棄了,餘嘉偉恐怕也不會這麼容易就中招,這其中秦書記顯然出力不小。

他隻向秦書記提了一個要求,就是讓秦書記在省裏、市裏適當發揮一下影響力,免得自己的名聲真的徹底臭掉了。如果說前兩個匪號,對司馬來說還無可無不可,但是這個“報喪鳥”實在是讓司馬敬謝不敏——在官場上掛上這麼個外號,仕途剛起步的司馬還要不要混下去了?

------------------

在博美案發之前,丹蘆的局勢可以用“風聲鶴唳”來形容,那麼現在的丹蘆縣則是被一片愁雲慘霧所籠罩。

省市縣三級紀委、公安部門成立了聯合調查組,深挖“博美大案”——這樣的案子如果不給公眾一個完整的交代,政府原本就不多的公信力將會受創更重。

幾乎每天都有人從辦公室或者家裏帶走,甚至有一些人早已離開了原來的崗位,比如原丹蘆縣公安局常務副局長田桐,因為協助餘嘉偉將博美的原投資商被滅門一案的卷宗銷毀被批捕;原丹蘆縣工商局局長、現銅山市工商局副局長沈佳偉,因協助餘利坤偽造博美公司股權變更法律文件和工商變更文件被批捕……

“丹蘆動物園”剩下的成員們,現在老實的跟受驚的鵪鶉似的,在縣委縣政府裏幾乎失聲。

雖然在餘嘉偉被雙規的第一時間,他們就利用在市紀委裏的內線,與之溝通了消息,餘嘉偉父子肯定不會亂咬人,但他們也有義務在能力範圍內,幫餘嘉偉照看一下已然落魄的餘家。

但隨著進去的人越來越多,連他們自己都有些搞不清楚,那些人究竟會不會為了減輕罪責把自己胡亂給咬出去。

現在的情況,就像是那個博弈論裏麵著名的“群體囚徒困境”模型一樣。對於已經進去的人,他的最大利益,肯定是建立在對群體利益的損害之上,參與者越多,出現對於群體利益損害的概率就越大……

因為連他們自己都沒有信心,進去的每一個人都會為了自己家人的安全,去選擇自己扛下所有的罪責……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擔憂非但沒有削弱,反而愈演愈烈。

終於有一天,內線傳出消息,餘嘉偉撂了,他扛下了所有人希望他扛下的所有罪行——當然,他這個看似“爺們兒”到了極點的行為,是建立在你們隻能槍斃我一次的基礎上。但這個結果對於其他人來說,無疑是一個重振的信號,跟隨這個消息傳出來的,還有餘嘉偉最後的“遺言”——給我報仇!

隨著紀委調查的結束,相關人等移交司法,警方的調查也進入了尾聲,這個號稱W省21世紀第一大案,終於蓋棺定論,秋後算賬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