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博美礦業(2 / 2)

不得不說,餘胖子還是很有些“經濟頭腦”。他采用少報產量,加大成本,關聯交易的方法,把博美一個原本應該有不錯經濟效益的公司,活生生做成虧損企業。不僅偷逃了大筆的稅款,分紅更是不用提了,甚至連給縣裏鄉裏的那每年總共100萬的管理費,他都經常用虧損的名義拖延繳納。

他還在省外幾個不同的地點,分別設立了三個空殼企業,來承接實際產量和名義產量的差額——僅僅是這一塊,餘家每年至少能從中貪墨4000萬以上。即便是報表上的產量,餘胖子也是把優質的重燒鎂塊,按照最低檔次的輕燒鎂塊的價格,賣給了自己控製的空殼企業,借此將收益轉移到自己名下……

根據魏然他們專案組的初步統計,僅僅是這幾樣手段,餘家這六年來獲取的淨收益就有將近4個億——相當於五塘鄉將近一年半的GDP總額,以及整個丹蘆縣三年的財政收入。

六年來,五塘鄉和博美礦業不是沒出過反骨仔,但都被餘少軍和餘胖子在第一時間消滅在了萌芽狀態。

博美大案最接近暴露的一次,就是一個反水的財務人員,將一些財務資料婉轉交到了霍山手中。可惜霍山自己並不懂財務,無法從一堆繁複的財務資料中找到問題所在,否則,他至少可以通過電話將這個事情告訴親近之人。最終的結果是,不僅這個財務人員自己屍骨無存,連帶著霍山也命赴黃泉……

……

聽完魏然描繪的整個案情,司馬沉默了。

案子的邏輯很清晰,但司馬卻無法理解,更不能接受。

如果說,餘嘉偉最開始的初衷是為了政績——建一條金屬鎂的產業鏈,這個目的雖然有些不切實際,但多少還有可取之處,但後來他們父子的所作所為,就隻能用喪心病狂來評價了。

他默然的看了看魏然,歎了口氣,輕輕的問坐在身邊的童文和沈宇濤,“這樣的人官場上是不是很多?”

童文無奈的搖了搖頭,“我不知道,我隻是個當兵的。”

反而是沈宇濤站起來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為政績發瘋的人不少,這樣喪心病狂的人不多。不過,象你和霍山這樣的人,也還是有不少的,所以不要失望,無論如何,做好你自己的就行了。”

司馬仰天長出了一口氣,“是啊!做好我自己的就行了。”

---------------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扳倒了餘家,司馬卻連一丁點的成就感都沒有,卻反而多出了許多的困惑。

這幾天,無論是童文覃嵐,還是沈大少,都勸他對這樣的事情想開一些。這畢竟是個案——也許想這麼幹的人不少,但真的敢這麼幹的官員,的確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