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0章 萬卷書萬裏路(2 / 2)

每個人都應該有選擇的機會,這裏悠閑,但卻沒有機遇;外界競爭殘酷,但卻遍地機會,還能開闊眼界——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欲望,是人類推動社會進步最重要的力量之一。

司馬覺得,農村基層幹部的責任,也許並不僅僅局限於讓自己的治下“脫貧致富”,重點更應該是盡力拉平“留守農村”與“走進城市”二者之間,在生存質量上的差異,給予每個人一個相對平等的選擇機會——你可以選擇走出去迎接挑戰,用承擔更大風險的方式,去爭取更大的成功;也可以留下來過一種和外界生活質量基本等同,但更閑適的日子。

----------------

偶然在路上吃的一頓飯,讓司馬多了很多感悟。

這讓他想起了另一句古話——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司馬讀的書已經足夠多,過目不忘的本事,更是讓他每一本書都不會白讀。

可是僅僅從崇安出來不到一天,他就發現,從文字裏得來的知識,永遠不能彌補真正走到天地之間,親眼看到的東西。

他沒有再急著趕路,先是在石門市的山水之間和市井裏盤桓了數日,這裏的民風、習俗、特產等都和丹蘆多少有些類似之處,在這個和自己毫無利益相幹的地方,他認為自己可能體味到更多的東西。

不過略微讓司馬有些遺憾的是,作為一個熱門旅遊景區,在常年和形形色色的遊客打交道的過程中,石門的老百姓,早就距離“淳樸”二字十萬八千裏,練就了一身的“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本事。

麵對外鄉人,他們隻會把你當成純粹的交易對象,想從他們口中得到一些對自己有用的信息,顯然相當困難。往往是司馬費半天功夫,得來的卻是一大堆不得要領的資訊。

如果一定要說收獲,那就是司馬現在已經能說一口算不上正宗,但也相當不錯的石門本地話。

馬上就要到五一了,石門市的旅行團漸漸多了起來,到處都是操著外地口音的遊客,司馬不打算再湊這個熱鬧,收拾好簡單的行裝,踏上了最後的一段旅程。

從石門到丹蘆縣城,還有100多公裏。看似不遠,可是除了最開始的幾十公裏省道路況還算過得去,再往後就是純粹在山間盤繞的鄉村公路。

如果單純從路況上講,司馬在東印確實見識過更差的,但那好歹是平地上的路,頂多泥濘一些,不會有啥危險,可這樣坑坑窪窪的山間公路,還是司馬頭一次麵對。

山路很窄,勉強能容納兩輛貨車對進,甚至有些地方連會車都有些困難。一邊是高聳的筆直山崖,另一邊則是數十上百米深的陡坡,偶爾旁邊的山頂還會滾幾個小石子下來。

路上來往的車數量雖然不多,但不論是裝的滿滿當當的大貨車,還是破破爛爛的長途公交,卻幾乎都無視這些個讓司馬心驚膽戰的可怕路況,蹦蹦跳跳的開的極其歡實。

目睹這一切的司馬,腦子裏不由得彈出了一句話“哥開的不是車,是命”……

路上的景色一如既往的美麗,甚至有些地方,絲毫不亞於石門那些有名的旅遊景點。可司馬卻知道,除了極少數“用生命在旅行”的極端驢友,這裏永遠不可能有成規模的旅行者。

石門隻可能有一個,哪怕這裏距離石門隻有幾十公裏,但這裏美麗的青山綠水,也永遠不具備經濟價值……

----------

再次把一座高逾千米的大山拋在身後,看著前方盆地裏的小村莊。司馬長出了一口氣,他雖然也曾在槍林彈雨裏顛來跑去,可是這次行車經曆,才是自己這一輩子所麵臨過的最沒有底氣的一次行程。

小命不完全在自己掌控之中的感覺,實在太差了,路上來來往往的任何一輛車,似乎隨時都有可能一個失控將自己頂下懸崖。

現在已經進了W省的省界,距離丹蘆縣城隻剩下十幾公裏,地圖顯示這裏屬於丹蘆縣候官鄉的轄區。

遠方出現了一座寧靜的小村莊,夕陽照耀下,田間片片金黃的油菜花,在田邊開始泛紅的雲彩和黝黑的大山背景映襯之下,非常的漂亮。司馬把車停在路邊,拎著單反走下車來,準備照幾張照片。

當司馬剛剛將一副美景抓進相機的取景框,正要按下快門時,突然從遠方傳來的兩聲清脆槍聲,瞬間撕破了周圍令人陶醉的靜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