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不久之前,皇宮裏發生了一件大家都始料未及的事情,那就是太後娘娘竟然駕崩歸天了。連宋仁宗都沒感覺到事情會發生的這麼突然。舉行了大禮之後宋仁宗這個才二十多歲的少年竟然也讓人感覺到了一種不屬於他的滄桑。然而更大的一個打擊正在迎接著他。
“稟報皇上,包拯包大人在午門外求見皇上。”一個小太監從外麵進來稟報道。
正在批著奏章的宋仁宗聽到這個消息不由的一愣,這個包黑炭怎麼又來了?自從包拯大破郭皇後的父親暗中買賣科舉考試試題之後,這個包拯就被大臣們評為不畏強權的代表。甚至沒有一個大臣敢去招惹這個黑炭頭了。“命他進來見朕吧。”不知道為什麼,宋仁宗的心裏有了一種不舒服的感覺。
正在宋仁宗還想事情的時候包拯就走了進來。“微臣包拯叩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行完君臣之禮後,宋仁宗命令包拯站了起來。
“包愛卿今天匆匆入宮不知道所謂何事。”
包拯看了看周圍,想了想,還是懇求宋仁宗將閑雜人等請出了房間。確定房間裏已經空無一人之後,包拯這才說出了此行的目的。宋仁宗聽完包拯的彙報後,坐在龍椅上,倒吸了一口冷氣。嘴裏喃喃道:“母後啊母後,你這真的給兒臣出了一道大難題啊!”與其說震驚,還不如說宋仁宗希望這一切都不是真的,隻是一個被歪曲的流言蜚語。“包愛卿,你有什麼把握說這件事情就是真的呢?”一種隻屬於統治者的威嚴此刻從宋仁宗的身上散發出來。
不過包拯向來是不畏懼這種強權的,哪怕他麵前的是這個國家的皇上,他也不會妥協,因為他的座右銘是與邪惡勢力鬥爭到底。“回皇上,微臣有九分的把握說這件事情是真的,因為微臣已經找到了一些物證和人證,而且這個人證我想皇上您也不會懷疑的。”
“哦?這件事情不能掉以輕心,這樣吧,朕命令你速去將這件事情調查清楚,不管結果如何,都要找出那個人。”思索了很久,宋仁宗終於決定了這件事情怎麼處理,“還有,真希望愛卿你對這個事情不要聲張,畢竟這關係到母後的名譽。”
包拯那雙明亮的眼睛盯著宋仁宗,思索了許久之後,緩緩的點下了頭,這一刻,他完全的相信了麵前這個男人能夠做到公平公正。
看著包拯走出了皇宮,宋仁宗頹廢的坐在了椅子上,這到底是真是假?難道說他這個皇上真的是名不正言不順的嗎?十三歲他就繼承了王位,然後他就一步一步的為了這個國家走了下去,為了大宋皇朝,他失去了童年,失去了快樂,可如今竟然有人說他做的這一切都是名不正言不順的,這讓他如何能夠接受?
杏兒抱著小曦曦回到了禦書房,暫時緩解了禦書房裏緊張的氣氛,在小曦曦的笑聲中,宋仁宗也露出了微笑,不管怎樣,此刻他現在有一個寶貝女兒,這一切比什麼都重要。抱著小曦曦來到了翠雲宮,看著病榻上的那個睡美人,宋仁宗突然想在那件事情被證明之前做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情,那就是廢後。
第二天的早朝上,麵對著下麵的文武百官,宋仁宗鎮定的說出了這個令人震驚的消息,當這個消息傳到每個人口中的時候,整個大殿都沸騰了。絕大部分太後餘黨們全部跪在了地上:“皇上,萬萬不可啊!這皇後乃是當初太後娘娘親自挑選出來的,何況這皇後娘娘突然誤傷了宸妃娘娘,可是皇後也是無心之過,不能對皇後娘娘這麼殘忍啊。”
“皇上,這皇後乃是您結發夫妻,民間都有一日夫妻百日恩的說法,難道說皇上您就這麼狠心,要廢除皇後娘娘嗎?這是萬萬不可的啊!”
“皇上,微臣支持您的做飯,如今皇後娘娘的作為有違祖訓,女子七出有雲:不順父母,為其逆德也;無子,為其絕世也;淫,為其亂族也;妒,為其亂家也;有惡疾,為其不可與共粢盛也;口多言,為其離親也;竊盜,為其反義也,皇後娘娘行刺宸妃娘娘,此為妒也,進宮多年,卻無誕皇子,其為無子隻出,民間尚有占一出即可休妻之說,皇後娘娘貴為後宮之首,卻未能做萬民之表率,微臣以為,皇上此舉,可為之。況自古以來,廢後之事尚非首例,皇上此舉又有何不可啊。”
“蘇大人,您所言甚是,皇上後宮安寧可謂是百姓之福,大宋之福,如若有賢者居之,則皇上後宮安矣,家安則定天下,皇上此舉可謂是聖明啊!”
宋仁宗看著那些大臣們爭吵,頭痛不矣。雖然大臣們能言善辯乃是大宋之福,但是如此雜亂的爭吵卻讓他感到一絲厭煩。“好了,廢後這件事情朕意已決,所以你們也不必爭吵了,朕望眾愛卿能夠摒除個人恩怨,以國家利益為首位,那樣才是大宋之福,百姓之福。包愛卿你留下,其他人退朝吧。”
“微臣告退!”眾位大臣惶恐的退出了大殿,誰都感覺到了皇上已經微微有怒火了,但是誰都沒有想到皇上竟然會在太後死後沒多久就將郭皇後廢除了。不過一些熟悉皇上的大臣們也想到了皇上會做出今天這種事情,畢竟去年的科舉考試就已經讓皇上對郭家的勢力有所忌諱了。
“皇上,臣今天邀請了人證入宮,不知道皇上準備如何處理此事呢?”包拯站在下麵,垂首問道。
“這件事情愛卿放心,朕定會秉公辦理。如果所言為真,而那位皇兄真的有平國治天下之才能的話朕也會退位讓賢的,這是朕替母後還給他的。”
聽完宋仁宗的一番話,包拯露出了欽佩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