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做得很好,其實《三國》沒有你們想象中的那麼秘不可傳,其中很多情節都是本王虛構的,就拿《草船借箭》這一章來說更本不切實際,要是真的有人按照或者模仿書中的去做那真是的再傻不過了,本王的初衷不過是想喚醒民眾的血性,打仗還得看本事,這本書不是兵法,也沒有多大的超前理論,這藥師應該很清楚,所以這本書該刊行天下了!”楊暕後麵這句話是說給房杜二人聽的。
“對了,本王這次江都之行又收了二十多萬部隊,這當中有下邳諸郡的兵馬和原征伐遼東之後隨車駕至江都的兵馬,加起來青州的人馬就已經超過五十萬了,這麼龐大的數字想要養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這還得要玄橋多操心了。至於人員的安排及訓練就交給克明和藥師負責。”楊暕頭一次為人多感到費腦子,以前沒人的時候老是想著怎麼樣擴充實力,現在人多了反倒不知道怎麼用了,打起仗來倒是好辦,可現在明顯缺少借口和理由出兵,除非他自己稱帝,然後以正統的名義征伐不服的勢力,不然白養著五十萬大軍就算以現在的青州的繁華情況都會感覺吃力。
一聽楊暕這話,武將們各個兩眼放光,這麼多人意味著隻要一有戰事,他們每個人最少可以指揮數萬甚至十數萬的人馬,每個人都有機會過一回集團軍的指揮官的癮,這是夢寐以求的事。然而文官們就頭疼了,怎麼養活這麼多人卻是他們需要操心的,畢竟現在可不是農耕時節,天氣又冷,這麼多人幾乎是來白吃白喝的,他們有得忙一陣子了。
“克明安排一下裴仁基父子以及薛世雄父子跟我見麵。”想這個有點分量的名將,楊暕覺得有必要親自接見一番,一來人家來投,他這個青州頭子不出麵也不行,二來嘛,收買人心的事還得由他來做,誰都替代不了。
“對了,江淮地區和江南地區現如今也屬於本王的管轄範圍,那裏也是大亂剛平,需要人去治理,這些也都需要你們去處理,最後是將青州本部人員調過去,在那些地區實行青州模式成效也快一些。”楊暕想起來江南地區和江淮地區現在也屬於他的地盤了,這地盤一寬,需要處理的事就多了起來,難怪古時明君都是早死的命,這每天都為這些大大小小的事所幹擾,想長命都難。而且人員上一下子又捉襟見肘了,這次不是卻武將,缺的是文官了。
“是!”房玄齡和杜如晦相視一眼,苦笑著領命,這治理天下的難度他們還是低估了,尤其是在缺人手的情況下就更加頭疼,他們也沒想到楊暕的地盤擴大的這麼快,照這架勢用不了兩年就可以重新江山一統了。當然了,其實也是楊暕起家的地盤不好,要是放在關中地區一抓一把的人才,青州、江淮。江南地區動亂久了,人死的死跑的跑,哪裏還有什麼人才?更何況江南和江淮地區還處於剛開發的情況,有才能的人也不肯到這種還未繁華起來的地方做官。
沒有油水怎麼肥自己,自己不肥怎麼肥上司?上司不肥自己何時才能遠離這個地方?所以到這裏做官的基本上都是竭盡全力收刮民脂,才鬧得天怒人怨,大大小小的起義才會不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