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建港膠州灣(2 / 2)

“回王爺,我們在前方發現了一個小漁村,大概有十幾戶人家的模樣,所以就先趕回來告訴王爺了。”韓強答道。

“走,隨本王去看看,說不定那裏的人知道通往外麵的路呢。”楊暕期望的說道。

“王爺,你看,就是那個小村子。”韓強領著楊暕到了他看到的小村子附近指著給楊暕看。

果然,在楊=楊暕麵前出現了一個有十幾戶人家模樣小村落,房屋都比較簡陋。

“那有一個人,我們去問問吧。”

“老人家,你好,請問這是什麼地方?”楊暕走近之後才發現原來是一個年紀較大的人在織網。

“你們是?”“啊!官差老爺,我麼是小漁民,可沒有做什麼違法的事!”在看清楊暕等人的裝束後,他便驚恐的喊道。

“老人家不要著急,我們隻是路過,向你打聽寫事情而已,並沒有其他的意思。”楊暕鬱悶了,為什麼連這些漁民都那麼怕官兵呢。

原來這些漁民也是被盤剝的對象,最後有一些人終於受不了剝削所以就離開自己的家鄉,去尋找沒有剝削的地方,後來才有了這個小村落。

“這裏的魚比我們以前住的海邊要多得多,隻是這附近的土地都種不出糧食來,隻能生長一些草木,我們隻能打漁去換些糧食,所以通往縣城的路還是認識的。”那老人向楊暕訴說了他們搬來這的經曆,而且還說明了這裏為何沒有人開發的原因。

有河流的注入,會帶來大量的營養物質,所以很適合魚類的生長,而種不出糧食那是因為植被沒被破壞,海水灌入地下,照成土地鹽堿化,當然就長不出莊稼了,難怪沒人會來這裏開發。

鹽堿地是嗎?沒有人願意來開發是嗎?那就由我來開發吧,既是海港又是河港的優良地方,有這麼好的資源,建起一座新興的城市應該不是問題吧。

隨後楊暕在這個小村村民的帶領下找出了一條方便來往於膠西的路徑,之後把人給帶了進來,跟隨著的還有大量的糧食以及建設需要的工具。

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和漁村村民的幫助下,楊暕等人隻用了兩天的功夫就搭建好了臨時住所,一切工作正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後續的支援正源源不斷的往這裏輸送,楊暕勢要把這裏建成一座像樣的城市,可以不大,但是設施一定要齊全,布局一定要完善。還要考慮後續的發展,畢竟使自己建造的第一個城市。

當然了,就在楊暕正緊鑼密鼓的搗鼓著他的建船大業的時候,停滯黎陽已久的楊玄感終於有了動靜,第一輪大規模的貴族反隋起義正式到來了。不過著一切與楊暕都沒有什麼關係了,他暫時不想參合,也參合不了,隻是形式真的能如他所願的那樣,暗中發展而不受波及嗎?

(今天一點狀態都沒有,越寫越糾結,看來要好好學習大神們的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