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詩會(2 / 3)

然而輪到楊暕前麵就沒法直接喝酒跳過了,因為剛好韋仁排在楊暕的前一位。

“好了,我來作一首詩吧,今天上元節,月亮如此圓而亮,那麼我就已月為景賦詩一首吧。”說完便站起來,裝模做樣的來回走了兩步。

“有了。鳥還夜已逼, 蟲飛曉尚賒。 清月徒留影, 蘭燈空結花。”還不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作出一首還算應景的詩。

“好好,仁兄果然大才,我等不及也。”一群人不斷地在恭維,而韋仁也沾沾自喜。

“果然不錯,一個清月不僅把冬季的寒意表達出來,更把清月湖也提及了。”

“但是”就在那些人也認為楊暕在讚揚這首詩的時候,卻聽到他的話一轉。

“你認為大冬天的去哪裏找飛蟲、飛鳥啊。”楊暕說得不錯,大興城的冬季特別寒冷,根本沒有什麼鳥蟲之類的。

經楊暕這麼一說,一群人尷尬不已。不是他們看不出來,隻是他們都想著怎麼太高韋仁已達到讓楊暕出醜的目的,但是經楊暕這麼一說,就成了他們沒才識了。

“額~楊兄說的是,但不知楊兄高才,可否應景賦詩一首,讓我等瞻仰一二。”我出醜也不讓你好過,韋仁心裏憤憤的想到。

“是啊,是啊,楊兄你就略作一首讓我等欣賞欣賞嘛。”一群人也跟著起哄,勢要看楊暕出醜。

“好吧,既然各位厚愛,那麼我不做,那麼就是不識抬舉了。”楊暕起身,抬頭仰望後又低頭略微沉吟便開口道,“今天是上元節,既然韋兄作了一首詩,那麼我就作詞一首吧。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眾裏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楊暕一詞完畢,全場皆靜,前人不是沒有寫過上元節的詩句和詞,但是沒有那首能比得過楊暕所作的這一首,在坐的都不是傻子,一看便知道楊暕的才情達到了怎樣的高度。它始於南梁代,形成於唐代。

當然,這群人震驚,而不遠處的陰明月卻是欣喜不已,‘眾裏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不就是寫給她的嗎。想到此處,不禁妙目如珠,顯然動情之極。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明月姐姐,這位楊大哥,不應該是姐夫才對,是不是特意寫給姐姐的呀?”小姑娘說話的聲音絲毫不加掩飾,以至於涼亭中的所有人都聽到了。

男的都在心裏罵,女的心裏都在感慨,要是自己的心上人也有這般才情就好了。

“亂說什麼呢,你個小觀音婢,看姐姐不好好教訓你。”陰明月假裝生氣。

這是楊暕也走了過來。“你們在說什麼,說的那麼開心?”楊暕估計這首詞一出,他們那些人也無興趣再繼續吟詩了,索性就不理會他們,自己走了過來。

“哇,姐夫,你好厲害呀,能不能再做一首呀?”觀音婢跳到楊暕麵前說道。

“什麼姐夫呀,還要看你明月姐姐答不答應。”說著便深情的看向陰明月,後者卻不好意思的低著頭。

“對了,你叫觀音婢?怎麼會有這麼奇怪的名字?”楊暕一臉疑惑,沒聽過有姓觀的啊,聽過有姓操的,姓是的,都已經算是難見的了,怎麼還有姓觀的呢。

“楊大哥你好笨哦”既然不好叫姐夫,那麼就跟著陰明月叫楊大哥準沒錯。“女孩子總是有小名的嘛,我的小名就是觀音婢呀,真名叫無垢,長孫無垢,楊大哥要記住哦。”小姑娘天真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