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爺!我今天在南邊發現一個巨大的地兒,那裏還沒被其他人發現,我們去那試試手氣吧?”
時至此刻,已經是傍晚了,沈市郊區的街道上,出現兩個一胖一瘦的少年的身影,年齡約十六七歲,手裏拿著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一直在往道路深處走。
說話的是其中一個小胖子,他長得略顯黝黑,濃眉大眼,小小年紀就顯現出一種胸襟博大的氣度來。他一直寸步不離身邊那個相對瘦弱的孩子身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隨時準備聽候命令。他的名字叫周家寶,是另一個少年的下人。
“有這回事兒?那地方多大?看起來富饒不?”另一個少年說話了。他叫周清,眉宇堅毅,一表文采,一臉清秀。年齡不過才十七歲,隻比小胖子周家寶大上一年,但心智的成熟早就超越了同齡人。
“大,看起來能淘到不少東西。”周家寶點點頭說。雖然周清一直把家寶當兄弟看待,但家寶還是願意把自己的身份降低一格,叫周清為少爺,他甘願跟在周清的身邊,不離不棄的這個樣子。如果追其究竟,那就得說到十年前了。
十年前的一個夏天,小家寶跟隨他的父親來到沈市,當時父子二人已經餓得快斷了氣,晃晃悠悠的就走進了周清家所在的院落。院子裏一共有十多戶人家,一些好心人給小家寶父子遞來了簡單的饅頭和水。
父子二人即刻狼吞虎咽一番,就在大家都以為兩個父子吃完就會離去的時候,周家寶的父親說出了實情,小家寶的父親簡單陳述了那時候發生的事,說他在南麵的一個城市的工地上打工三年,最後要工資的時候,非但工資不結,還挨了一頓暴打,現在他的小腿被打傷,沒錢他又不能做活,故此一路乞討來到了沈市。
當場眾人唏噓不已,但十年前,這種事情的確屢見不鮮。
當時七歲的周清也在場,他是忘不了那時小家寶的那種眼神的。周家寶父親叫秦良,當時他請求大夥能留下他,他說一等他腿上的傷好了,將會終生為恩人做牛做馬,隻要有口吃的,能讓小家寶上學就行。
看來秦良是個老實人,他想到在那樣的一個年代裏做一個長工。可是大家都生活在郊區,無田無地並沒有什麼重活,大家雖然心中發酸但也無能為力,畢竟家裏突然多出兩口人,一般人都接受不了。
就在父子二人絕望之時,周清的父親卻留下了他們,從此,周家對秦良父子像自家人一樣,後來秦良感動之餘,父子倆改姓姓周。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的家寶,能心甘情願的,哪怕付出一切也在所不惜的跟在周清身邊。
然而,這些並不是周家的全部故事,不久前,一個五口之家已經淪落,如今隻剩下周清和周家寶兩個孤兒了。但那些都是後話了。周清目前不想回憶那些痛苦的往事對於他來說,現在,活下去,很重要。
“好,我們走。”周清聽說那個地方又富饒又大,就話不多說直接帶頭走在前麵,好多天都沒淘過值錢的東西了,兄弟倆目前是吃不飽穿不暖的,再不弄一筆值錢的,恐怕連生活都維持不下去了。
“好的少爺。”家寶立馬跟在周清身後,熟練的拿著手裏的工具一路小跑。那胖乎乎的身段,你還別說,並不顯得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