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三家三害(1 / 2)

新官上任最喜歡的便是查看當地的風土人情,這樣可以通過房屋坐落、百姓言論快速了解當地的勢力劃分,體會最直白的民風民情,根據官方定義,這種行為叫做微服私訪。

曹唯來富平縣的當天下午便領著錢寧和張猛二人查看當地的風土人情,對富平縣也有了大致的了解。整個富平縣的勢力劃分其實非常簡單,縣裏基本由謝、馮、喬三家把持。

這個謝自然就是指縣尊謝平,曹唯的這位便宜嶽父身為本縣縣令十餘年,在縣裏培養了許多心腹親信,娶了馮家的嫡女,和喬家家主也私交甚好,基本上將富平縣打成鐵板一塊。再加上平日裏善待百姓,所以深受百姓愛戴,風評極好,其他兩家都以謝家為尊!

馮家是富平縣裏的老牌家族,可謂根深蒂固,家裏並沒有什麼高官顯貴之流,大多都是一些筆吏小官,但是分布極廣,甚至在渭南的知府衙門內都有馮家的人。都說富不過三代,馮家能夠在百年內屹立不倒,確實有他的可取之處。

馮家的祖訓便是開支分流,每一代的兄弟幾人除了嫡長子以外,都被分了出去,而且不會分出去太多家產,這就不會導致馮家因為爭奪家產而分裂。

在分出去的人裏,有些沒落了,而有些就自立門戶,與馮家守望相助,經過一代又一代的發展,形成了遍地開花的局麵,當初謝平初任縣令時最忌憚的便是馮家。

馮家主要是做米麵和茶葉生意,生意擴展麵極廣,在渭南府裏都有馮家的店麵。毫不誇張地說馮家一日不賣米,富平縣就有很多人家吃不上飯。

喬家是三家裏勢力最弱的,之所以能夠和其他兩家並列是因為喬家出了一個戶部侍郎,過年過節也時常會回來看看,給喬家掙了許多麵子。喬家主要是經營一些客棧酒樓,富平縣裏最大的酒樓“青月居”便是喬家開的,外地前來做生意的商人大多就在這裏落腳。

酒樓裏魚龍混雜,卻是打探消息的好地方,尤其是幾天後茶擂就要在這裏舉辦,這幾天從外地趕來的商人絡繹不絕。

曹唯三人在大堂中找了一個靠窗的偏僻位置,點了一壺上好的雀舌,然後慢慢飲用起來。張猛是一個粗人,喝茶時猶如牛飲,最後連茶葉都不吐,看得曹唯和錢寧心裏膈應,帶他一起出來真的好丟人!

張猛渾然不覺,又連續喝了兩杯茶,然後大喊道:“小二,再上兩壺茶!”

店小二歡喜地又給沏了兩壺茶,生怕這桌的客人反悔,這雀舌可是店裏最好的茶葉,自然也是十分昂貴的,一年到頭能賣出去三五壺已經不錯了,今天來的三位客人特別像冤大頭,腦袋上寫著:人傻錢多速來!

曹唯有些心疼,完全沒有了品茶的興致,看著張猛有些頭疼,心裏默默道了一句“夯貨”,然後將桌上最後一壺茶拎了過來,給自己和錢寧倒了一杯,斯條慢理地啜了一口,尖起耳朵聽其他客人的交談。

“……此次茶擂在富平縣舉辦,是縣裏一大盛事,但是在這富平縣,有三家,也有三害,來這裏做生意可要注意了,千萬別招惹到他們!”

“陳兄慎言,殊不知禍從口出……”

曹唯笑著端起茶壺,起身來到隔壁座位,道:“兩位兄台請了,在下潘富,初來富平縣做生意,都說外出靠朋友,今日請兩位喝一杯茶不知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