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70年代,在我很小的時候,因為武術在世界上走了一圈;後來因為電影,90年代在世界上走了兩圈;最近這幾年裏,我又為了公益走了好幾圈。我希望成為世界公民,但是我永遠記得我是100%的“Made ;in ;China”,要對得起“Made ;in ;China”這個品牌。
在過去的幾年裏,我第一個老師是企業家,第二個老師就是我的祖先,他們留給我幾千年的文明和智慧。在今年達沃斯經濟論壇上,大家問我對世界經濟有什麼看法,我提到了陰陽。我祖先早就告訴我了,股票不可能從開始那一天就一直漲,一定是有漲和跌。
又有人說,地球如果不好好管,50年後將怎麼樣,我說放心,地球未來500年不會滅亡。所有人都很驚訝地看著我。越來越多的人在研究如何共同戰勝危機,憑著人類的聰明和智慧,一定可以慢慢地改變現狀。
但微觀上講,我們必須有所行動。我不能代表政府,也不能代表企業家,我隻能代表“壹基金”,我們要從每一個世界公民做起。很多年輕的朋友和個人會說,我可以做點什麼?我說你能做很多,就是從“一”開始。
我們是不是可以不用一次性的筷子,不用一次性的杯子,這些都可以改變。一個筷子、一個杯子有什麼用?但是如果加在一起,如果我們達成共識,如果幾百萬人不用這個和幾千萬人不用這個的時候,可以節省多少木材、多少紙張?就真的可以有所改變。但是,因為現代的節奏和資訊,使得什麼都非常迅速,所以人們很忙,找了一個借口,就是方便。但是,我認為這一次性的東西,其實就是企業家所說的“貪婪”。我覺得我上學的時候,母親給我拿一個飯盒,一個杯子,我覺得挺好的。
所以,公益事業是所有人都要參與的,並不是說因為我們在座的人格多高尚,是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個環境的破壞者,因為我有車,因為我丟一次性筷子,所以我在參與破壞大自然。年輕的朋友還沒有養成今天我們養成的一些習慣,他們現在就在參與改變時代。如果我們的汽車公司,每次銷售汽車的時候提示一下它賣一個汽車,它有責任種活一棵樹,買汽車的是不是也會想我也要種活一棵樹。如果這種意識我們不去想和做,那麼環保就變得隻有企業家和政府、國與國之間討論、大企業和大企業之間討論,而真正能夠在人類社會的日常生活中,大家都不知道如何做。所以,小就是大。
09年達沃斯論壇期間,我跟紅衣大主教探討人類21世紀文明的時候,他說你一定是上帝派來的天使,我說我不是,我說我隻是製毒者,製造了很多的毒素給我的子孫,所以我自己吃完了擦,擦完了把剩下的東西打掃幹淨。我們兩個達成一個觀點,其實人類的文明不缺乏手段來實現,改變環境、衛生、醫療的各種創新手段一點不缺乏。但是人類缺少的是什麼?信念。如果信念、共同的價值觀沒有建立起來,大家就會像09年的哥本哈根一樣,各國政府代表著各自的利益卻很難達成一個協議。共同信念的建立是從哪裏來?是從每一個個體開始的,這場環境保護的戰爭不是30年、50年,而是300年、500年,是要一直持續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