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習慣把自己的城市用“線”來劃分,比如上海、北京是一線,武漢、南京是二線,銀川、西寧是三線等等。據溫之寒用百度檢索得來的消息,他所居住的城市屬於“六線”。這座六線城市有些像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因為它雖說不上與世隔絕,但這座小城裏的人都有一種自我滿足式的隨遇而安情懷。想想也可以理解,畢竟這是中國西部偏遠地區,因遠離省會而交通不便,不用說北上廣了,就連去成都西安這樣的西部省會都要花上好長時間。
我們的主人公——溫之寒,今年17歲上高二。他媽媽很注重對孩子的教育,在他1歲到11歲的十年裏,每天都會在兒子入睡前給他講故事——準確地說是讀故事,從孔融讓梨到塞翁失馬,從格林童話到哈利波特。在媽媽的良苦用心下,溫之寒養成了愛讀書的好習慣,當別的小夥伴都沉浸在lol、cf等網絡遊戲裏麵的時候,他卻往往在捧著自己的ipad看除了網絡小說以外的各種類型的書籍(據他說網絡小說是唯一一種沒有營養的文學形式)。可能是已經讀了萬卷書的緣故,他就特希望自己也能行萬裏路,於是在2015年的暑假,開學即將高三的溫之寒那一顆渴望旅遊的心終於開始悸動,在這個即將全力備戰高考的時候,他向他媽媽提出了去日本旅遊的請求:
“媽媽,我暑假想去日本玩”溫之寒鼓足勇氣向正在洗衣服的媽媽請求道。
媽媽吃了一驚:“你說什麼?”她此刻的眼神,滿滿地都是對兒子的苛責。
“我想用我存的的七千多塊錢去日本旅遊”溫之寒感到情況不妙。
溫之寒的成績在班裏幾乎每次月考都是第一,隻是在全年級總是在十幾名裏遊走。盡管如此,在班裏這樣穩定的“霸主”地位也足以保證他高中以來每學期都能拿到一千元的獎學金。再加上自己存的壓歲錢,其總數目居然達到了可觀的七千多!溫之寒家雖然在六線城市,但是父母都在某知名國企裏擔任領導職位,其家庭收入還是處於小康水平的。
“等我洗完衣服再說”媽媽沉默了一會兒說道。
溫之寒知道媽媽就是這種性格,無論是她認為再難以理解的事情,都會去試圖了解到其原因,然後讓自己的理性代替感性去判斷思考並得出結論。溫之寒曾無數次地慶幸自己有這樣一個開明的母親。而媽媽的這種開明,正是即將踏入高三戰場的溫之寒此次敢於對其開口的原因。
此刻,溫之寒的爸爸正關上房門,埋頭在書房的電腦桌前用鼠標瀏覽著股市行情。他對溫之寒一向十分信任和放心,再加上這個家是“女權社會”,因此溫之寒深知隻要媽媽答應他可以做什麼事,那麼幾乎就不用再去征詢爸爸的意見。在溫之寒的心裏,他們家如果是個迷你聯合國,那麼媽媽一定代表美國,而爸爸則代表日本。
二十分鍾後,媽媽終於洗好了衣服,擦幹淨手之後朝著溫之寒的房間走來。察覺到媽媽推開了房門的溫之寒,趕忙摘下耳機,腦海裏仍殘留著他偶像濱崎步的歌的美好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