囹圄中成長的中興帝王
厭卷之作
作者:於春櫸
一江充將耳朵
湊上去,聽劉豐
嘀咕幾句,
不禁大驚失色
這一日,繡衣直指官江充正把玩著一塊別人剛送來的奶白色羊脂玉。此玉晶瑩剔透,狀如手形,料是上乘的和田羊脂玉籽料,工藝也是隨物賦形,巧奪天工,栩栩如生。輕輕撫摸,溫潤滑柔,宛若美人酥手盈盈在握,令江充心神蕩漾,骨頭縫裏都泛著舒坦。他特別鍾愛玉器,這與他的出身有關,正如人們所說,缺什麼補什麼,缺什麼渴望什麼。在當時,隻有達官貴人才有資格佩玉玩玉,佩玉玩玉是王權貴族身份的象征,而平民百姓私藏玉器是要砍頭的。江充想自己當初出身寒微,而現在卻躋身往來無白丁之列,眾多王侯將相都拜在麵前,對他溜須拍馬,真是滄海桑田,人生莫測,恍若一夢,念此,內心升騰起踩雲踏霧、飄飄欲仙的感覺。
漢武帝劉徹設置的繡衣直指,非正式官名,權卻不小。繡衣,表示地位尊貴,巡視執法時著繡衣;直指,謂處事無私,專門督察皇親國戚及重臣官員的不法行為,有重要情況無需逐層稟報,可直接麵陳皇帝。這次他親手督辦的宰相公孫賀案,獄中腰斬公孫賀父子,並將其家屬全部屠殺,令朝野震驚。眾官員心驚膽寒,誠惶誠恐,脖頸僵硬,脊背躥涼,兩腿發軟,提心吊膽,唯恐江充看自己不順眼,羅織個大逆不道罪名,砍了自己吃飯的腦袋。他們都飽讀史書,知古通今,在官場上摸爬滾打數載甚至幾十載,曆練得老奸巨猾,深諳欲加之罪何患無詞的道理。更何況坐上這等高位,哪能有清白之身,細究深查,哪個不曾貪贓枉法。於是忙不迭地巴結江充,投其所好,送奇珍異寶。一時間,江充府上門庭若市,車水馬龍,前來拜訪的官員絡繹不絕。
江充,趙國人,雖出身貧寒,也沒讀過多少書,但天性聰明,頭腦靈活,善於蠅營,對察言觀色、揣摩領會當權者的意圖有相當高的天賦。長大成人後,他不甘於像父輩那樣吃飽穿暖即心滿意足的平民生活,又急功近利,不願腳踏實地一步步走到自己的理想境地。他深入思考後得出個流氓哲學:光腳的不怕穿鞋的,自己要想出人頭地,飛黃騰達必須要劍走偏鋒,有非常人之舉。方向和策略明確了,他便開始了行動。
江充想方設法通過別人介紹巴結上了趙王劉彭祖,成為趙王府門客。為了得到趙王的賞識,他不惜將自己漂亮的妹妹嫁給了醜陋不堪荒淫無度的趙王兒子劉丹。可是時間久了,他發現趙王父子安於現狀,整日沉湎於花天酒地之中,胸無大誌,沒有進取之心,隻有婦人之仁,對忠心耿耿替他賣命的手下,隻能給些小恩小惠,還得讓你感恩戴德,做感激涕零狀。而這些小恩小惠與江充的渴望相差甚遠,於是言語中便有了不恭和衝撞。被當麵訓斥幾次後,便懷恨在心,暗地搜集劉彭祖、劉丹不法言行,覺得證據掌握得差不多了,可以給趙王父子致命一擊了,就跑到京城長安向皇帝劉徹揭發舉報,大義滅主。
漢武帝劉徹對劉姓各王及其家屬要求很嚴,擔心皇親國戚有恃無恐,為非作歹,或犯上作亂,或官逼民反,動搖他的皇位根基,所以時常要挑出個倒黴蛋兒殺一儆百,以儆效尤。他對江充的舉報大加讚賞,親自接見了江充,見江充身材偉岸,相貌俊朗,心生好感。深入交談又覺得他思維敏銳,舉止得體,愈發喜歡,更讓他欣賞的是江充有種不畏強權、敢於碰硬的精神,而自己正好需要這種人替他監督皇親國戚及重臣,當即封他為繡衣直指。
有了皇帝所賜的尚方寶劍,江充如魚得水,檢舉彈劾肆無忌憚,矛頭所指,許多高官要員紛紛落馬。他亦愈發得到武帝劉徹的賞識。這次他能將宰相公孫賀關進大牢身首兩截,可見他深得劉徹的信任。
江充正誌得意滿、浮想聯翩,忽然管家進來稟報,當朝宰相劉屈犛的家人劉豐求見。江充暗忖,他來幹嗎?一定有要事。忙整理衣冠,在書房裏接見劉豐。這次扳倒公孫賀,劉屈犛是最大受益者,他頂替了公孫賀的位置,當上了宰相,因此與江充關係密切起來,倆人成了一丘之貉。
劉豐個子不高,笑容曖昧,形象猥瑣,是那種小白臉,眯縫眼,一看沒啥好心眼的陰險狡詐之人。江充見宰相派來的家人竟是這等樣子,想必也沒什麼大事,便有慢待之意。劉豐也不在意,不慌不忙說出一席話,讓江充立即刮目相看,凝神屏氣,整衣肅聽。劉豐說:現在您深得皇帝恩寵,可謂如日中天,可您想過沒有,皇帝壽體欠安,久治不愈,近日更是每況愈下,一旦百年之後太子繼位,您將麵臨怎樣的境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啊。
一句話點醒夢中人。剛才還洋洋得意、如臥雲端的江充不由打了個冷戰,汗水霎時浸透內衣。是呀,一旦太子登基,肯定是沒有自己好果子吃的。他剛當上繡衣直指時,急於建功,一次在街上碰巧遇到太子劉據的信使在不應他行走的禦用道上快馬奔馳,當即就將其逮了起來。太子劉據聞知此事,急忙派人向他求情,請他別向皇上報告。江充沒有給太子麵子,仍然直接向皇帝作了報告。劉徹當即表揚他,當臣僚的就應該如此,不畏權勢,秉公執法。事情過後,太子雖然對他沒有表現出什麼不滿,見了麵依然客客氣氣,但江充心裏清楚,太子背地裏一定對他恨得咬牙切齒。他也有些後悔這事情處理得草率衝動,原想找機會挽回,可公孫賀案又牽連出陽石公主,致使她也命喪黃泉,而這兩人分別是太子的親姨父和親妹妹。血脈相連,太子會對他更加恨之入骨。與太子的梁子算是結了下來,而且事情到了這等程度,恐怕難有化幹戈為玉帛的回天之力了。經劉豐點撥,江充仿佛看到了自己不遠未來的下場,家族男女老少數十口全部被砍,血花四濺頭顱遍地,暴屍街頭。想到這兒,江充擦著額頭上的冷汗,謙恭地問劉豐:劉大人一定有良策為我指條明路。
劉豐哈哈一笑,說:是明路,也是險路,請附耳上來。江充將耳朵湊上去,聽劉豐嘀咕幾句,不禁大驚失色。一向口齒伶俐的他,猛然結巴起來:這招太、太陰毒了吧,弄不好就會腦袋搬家。劉豐卻是一臉的勝券在握,說:常言道無毒不丈夫,您往深了想想,不這樣做腦袋肯定會搬家,而隻要大人您仔細行事,還有可能繼續您的榮華富貴,何況還有我家宰相鼎力相助,勝算的概率還是很大的。江充沉思良久,反複權衡利弊後,咬牙說:隻能破釜沉舟孤注一擲了,起身向劉豐一揖,還望宰相多多幫扶。
二劉徹怒火中燒
已近瘋狂,對劉據的
所有門客一律砍頭
漢武帝劉徹好長時間以來就疾病纏身,前些日子更感一天不如一天。為了調養好自己,他帶著妃子來到距京都長安較遠的甘泉宮,準備長期休養一陣子。宮中事務交由丞相劉屈犛和太子劉據處理。
休養了一段時間後,劉徹感到身體並不見好轉,尤其近日經常為惡夢所擾,一夜要有數次從夢中驚醒,心情越發煩躁。愛妃宮女小心翼翼戰戰兢兢地伺候,唯恐一不小心惹惱了焦躁不安的皇上。惹惱皇上可不是小事,弄不好就會身首異處,吃什麼也不香了。
這時有人報稱江充求見,得到首肯後,江充亦步亦趨跪在麵前。劉徹看著他心境覺得敞亮了些。人有時對上了眼,看癩蛤蟆都能看出金光閃爍來。劉徹看江充比看自己兒子都順眼,他態度和藹地問他有何事稟報。
江充說:微臣惦念皇帝健康,寢食難安,晝思夜想,覺得還是有奸佞之人引巫弄蠱,不利皇上龍體,於是遍訪內外,從西域請來破蠱高人,果然此人看出皇宮內蠱氣衝天。微臣得此消息,深感事關重大,不敢掉以輕心,特來請求皇上恩準,讓我帶人搜查,找出犯上作亂者,鏟除禍根,使我皇龍體早日康健。
劉徹聽罷江充的奏報,聯想到近日噩夢不斷,常夢見麵目猙獰張牙舞爪的小矮人手持刀劍成群結隊地洶湧而來,令他大汗淋漓,心神難寧,感到確實有人在暗地裏搗他的鬼。馬上命江充持他的旨意,仔細在可疑處搜查,無論什麼人什麼事都不可阻礙幹擾。
江充拿到聖旨,心中大喜,急忙與劉屈犛進行溝通。二人達成共識,為防夜長夢多,事不宜遲,由江充親自帶人在皇宮內拆牆掘地,進行地毯式的搜查。一時間皇宮內被搞得雞飛狗跳烏煙瘴氣人心惶惶,整個地麵春天犁地般被翻了一遍,以致皇後和太子的床都沒地方擺放。搜查的結果,在太子宮內地下挖出了桐木人和寫有詛咒皇帝話語的帛書。為了將證據弄確鑿,江充保護好現場,同時命人速請宰相劉屈犛等人來此見證。
太子劉據此時正與幕僚們議事,他知道江充帶人在宮中挖地三尺胡作非為,但江充持有父皇的聖旨,自己難以阻擋,索性躲出來,眼不見心不煩。有人過來附耳報告江充的發現,這令他大驚失色,麵如死灰,許久才緩過一口氣來,已是六神無主。見太子如此驚慌失措,大家忙問發生了什麼事情,劉據將剛得到的消息通報大家,問大家如何是好。在座之人也被此消息震得目瞪口呆,無人言語。
許久,太子的老師石德示意劉據進裏屋單獨交談。石德說:前宰相公孫賀、兩位公主等多人因巫蠱而死,現在江充卻在你宮中挖出木偶,且有劉屈犛證實,顯然是二人相互勾結起來有預謀有準備地對你加以陷害。而且擺明了是冒死一搏,非將你置於死地不可。江充、劉屈犛喪心病狂到了如此囂張狂妄的地步,是不是皇上的健康有了什麼變故,你不會忘了贏扶蘇的曆史吧?
劉據說:我現在腦袋裏是一鍋糨糊,你快說是什麼事吧。石德說:當年秦始皇外出巡遊,途中染病驟然而亡,當時隻有最小的兒子胡亥跟隨。於是宦官趙高、左宰相李斯相互串通,密不發喪,偽造聖旨,挑剔長子扶蘇的過錯,命其自殺,立胡亥為太子。扶蘇接到假聖旨,不辨真偽,也不聽大將蒙恬等人的勸說,進行調查求證,即含淚自殺。而致使胡亥順利繼位,然後濫殺無辜,實施暴政,導致秦王朝迅速滅亡。
石德停頓一會兒,讓劉據有個消化沉思的過程,然後接著說:現在太子您的處境與當年扶蘇極為相似,江充一夥蒙蔽了聖上的視聽,欲對您痛下殺手,屠刀霍霍,蛇蠍心腸昭然若揭。危在旦夕時刻,隻有采取果斷措施,趁江充製造的消息還未散播,消滅江充等人,占據主動,否則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劉據寬厚膽小,對石德的建議不敢采納,說:縱使他有滔天罪惡,沒有父皇的指令,我怎麼能擅自誅殺欽差。我現在就去甘泉宮覲見父皇,當麵向他解釋清楚,盼望能僥幸逃脫這莫須有的罪名。
石德說:皇上遠在甘泉宮,皇後和你很難見到,即使見到皇上,給你機會申辯,在他們羅織的證據麵前你一時也是百口莫辯,難以解釋清楚是他們栽贓陷害還是確有其事。目前已刀在脖子上,形勢迫在眉睫,與其束手就擒,不如破釜沉舟,還望太子快下決心。
劉據還是想通過正常渠道向父皇申辯。這時有人進來報告說:江充已經派人騎快馬向皇帝報告去了。劉據聽罷,跌坐在椅子上,仰天長歎:蒼天啊,非我不忠不孝,實在是奸賊逼人太甚!他啪地猛然拍了一下桌子,然後命人假扮皇帝使節,帶人將江充抓了起來。江充助手韓悅懷疑使節是假的,被一刀捅死。
劉據親自操刀斬江充。他憤怒到極點,氣得嘴唇直抖,罵道:我與你有何深仇大恨,你竟如此陷害我?自作孽不可活!說著手起刀落,血光四濺,人頭落地。殺了江充,劉據又派人將西域巫師拖到禦花園,此女妖豔嫵媚,被帶到這兒仍鎮靜如常,搔首弄姿,眼波流轉,媚眼頻飛,讓人心旌搖蕩。劉據收斂心智,暗想此女還真有奇異之處,命人將其活活燒死。在決定是火燒還是砍頭時,他稍有猶豫,最後決定火燒,據說火燒可使邪惡不再複生。
做完這些,劉據冷靜下來,問石德下一步怎麼辦。石德說:事已至此,箭已在弦,隻能一不做二不休,先控製住京城再說。麵對這樣的局麵,劉據也沒有了其他選擇,隻得硬著頭皮往下進行。派兵攻入宰相府,去捉幕後策劃劉屈犛,沒有捉到。又派親信何無且連夜到未央宮,向自己的母親報告,取得皇後印信。以皇後名義對外宣稱江充等人謀反,調集長樂宮衛隊,打開軍械庫分發武器。長安城內頓時陷入混亂之中。
江充親信章贛,在江充被抓時乘亂逃走,快馬加鞭,直奔甘泉宮,向皇帝劉徹報告說:太子誅殺江充,已經謀反。
劉徹自認為對這個長子還是很了解的,仁慈敦厚,謹慎穩重,缺少才幹,不夠淩厲,然而卻是守成、穩定大局的最好人選,所以從未動過換他的念頭。他並不相信太子會真的謀反,會做出如此過激大逆不道的行為。於是派人速召太子甘泉宮來見。可是派去的人平時裏得到江充不少好處,與江充往來密切,到達長安城外時聽說城內已經非常混亂,擔心進去後被劉據殺掉,所以便撥馬掉頭,迅速返回,向皇帝報告說,劉據已經行動,不聽從皇上的召喚。劉徹聽罷,勃然大怒。這時宰相劉屈犛也趕到了甘泉宮。原來一直關注事態變化發展的劉屈犛,聽說劉據調動衛隊殺了江充,就知大事不妙,如不開溜,自己的性命也將難保,換上便裝就跑,慌亂中把自己的宰相印信都弄丟了。
劉徹見匍匐在地的劉屈犛如此衣冠不整,狼狽不堪,確信太子已經謀反,欲趁自己不在皇宮而篡位奪權。曾叱吒風雲的漢武帝這時忽然像打了雞血吃了興奮劑,振奮起來,病態消失,渾身細胞充滿活力。他正襟危坐,冷靜而果斷地下令,命劉屈犛調動附近各郡縣的兵馬殺回長安,討伐太子。
隨後,劉徹動身離開甘泉宮,來到長安城西的建章宮,親自指揮對太子的討伐。下令關閉城門,不能讓一個反叛者漏網跑掉,同時下詔書說:逮捕格殺反叛者自有重賞。
劉據為了征得長安城內文武官員的擁護,他發文說:皇上臥病甘泉宮,病情急轉直下,江充、劉屈犛等奸臣趁機作亂,現在要迅速平定暴亂,希望各大臣站穩立場,不要被亂臣賊子蒙蔽視聽。劉據平時缺少準備,手中並無可調動的正規軍隊,隻好假傳聖旨赦免長安城內被關押的犯人,發給武器,分別由死黨石德、張光率領,與劉屈犛指揮的正規官兵對抗作戰。又派孫如候持假符節征調長水、宣曲兩地的胡人騎兵,在調兵回來的路上,正好與皇帝劉徹所派的侍郎馬通相遇。馬通告知胡人騎兵說,孫如候所拿的符節是假的,不可聽從。隨即逮捕誅殺孫如候,率領胡人騎兵前往長安,參與剿滅劉據的戰鬥。
皇帝的符節,即調兵的憑證,都是紅色。皇帝劉徹聽報告說,劉據以假亂真調動軍隊,馬上做出更改,符節上加黃色纓穗,以示正統。
劉據親自乘車到長安城外的北軍營地,召見北軍最高將領使者護軍任安,發給他符節,令他發兵。任安心存懷疑,接受符節後卻回到營中,下令緊閉營門,拒絕出兵。劉據無奈,隻好退回城中,號召城內百姓參與作戰。劉據以仁善知名,在民間較得人心,有數萬人聽從他的召喚而集結。劉據率領這支臨時拚湊的部隊與劉屈犛帶領的官兵在長樂宮西門遭遇,展開血戰。
一時間,長安城內刀光劍影,殺聲震天,血肉紛飛,曆時五天,死亡數萬人,局勢逐漸明朗。“太子謀反”的傳說在大街小巷迅速蔓延,許多百姓聽到此消息,便紛紛離開劉據的部隊。劉據率領的這支烏合之眾,勢力急劇衰弱,難以抵擋劉屈犛部隊的攻勢,隨即瓦解,作鳥獸散。
劉據見大勢已去,隻好帶家人向南門逃走。把守城門的司直田仁一向仰慕太子的為人,不忍阻攔,打開城門放其逃走。劉屈犛率人追到,要當場處決田仁,禦史暴勝之說:司直是年薪二千石的高官,不能隨便誅殺,應該請示皇帝後才能做決定。劉屈犛隻好將田仁放掉。皇帝劉徹得知,怒不可遏,派人訓斥暴勝之:司直放走叛徒,宰相殺他,符合法律,你為什麼擅自阻止?暴勝之驚恐不安,以自殺謝罪。
長安城內混亂基本上平息。劉徹派人收繳皇後衛夫子的印信,迫使衛夫子含憤用三尺白綾上吊自殺。劉徹認為使者護軍任安盡管沒有出兵助太子,但也沒有出兵平叛,是老奸巨猾,坐觀成敗,看誰勝就歸附誰,有二心,將其與田仁同時腰斬。任安死前曾寫信給老友司馬遷求救,司馬遷回信即遺芳後世的《報任安書》,其中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等經典詞句廣為流傳。
劉徹怒火中燒已近瘋狂,對劉據的所有門客一律砍頭。對跟隨劉據作戰的,本人誅殺,將其家族統統流放到遠離長安的戈壁敦煌。為防備劉據死灰複燃,聚眾反擊,長安各城門都屯有重兵,嚴加防範,同時通令各地,加強對劉據及殘餘的清剿。
劉據帶家人逃到湖縣,躲藏在一位故友家裏。主人家窮,隻有靠織賣草鞋供養劉據一家。劉據有一位舊部下,也住在湖縣,劉據聽說他很富有,派人向他借錢糧,消息走漏,當地官兵包圍了劉據的住處。劉據見無路可逃,不願被捕後受官兵欺辱,返回房間,緊閉房門,自縊而亡。跟隨太子的兩個皇孫在混亂中皆被殺死。
此次事變的最終結果,劉據生母衛皇後及其與漢武帝劉徹所生的兒女,孫子、孫女等這一脈,除太子劉據之孫劉病已之外,皆死於非命。
三劉病已在自己的
小天地裏慢慢長大,
外麵的世界卻發生了
翻天覆地的變化
曾經,太子劉據姬妾群中有位來自魯國的美女,生個兒子劉進,劉進又娶涿郡王翁須,生兒子劉病已。劉病已才生下三個月,巫蠱案爆發,太子劉據及其三個兒子、一個女兒,以及所有姬妾均在此案中死亡,隻剩下還在繈褓中的皇曾孫劉病已,被關押在郡邸監獄中。失去親人照顧的嬰兒,被扔在牢房地上,啼哭不已,脆弱的生命猶如曠野中忽忽閃閃的燭火,隨時都有熄滅的可能。
當時任監獄長的丙吉,心地仁厚,參與辦理過巫蠱案,對太子被逼無奈而舉兵的內情了解一些,從內心裏很是同情。見到奄奄一息閉著眼睛病貓一樣哀嚎的劉病已,心生憐憫,禁不住伸手摸了下這小嬰兒的臉蛋。說來奇怪,劉病已不哭了,且睜開了眼睛,咧嘴對丙吉笑了笑,這讓丙吉一激靈,腦中有道亮光閃現,一股柔情從心底泛起。這也許便是天然的緣分吧。他馬上去女牢房精挑細選找了兩個能哺乳的女犯胡組和郭征卿,命令她倆共同哺育劉病已,並將他們安排到較幹燥的牢房,夥食也有所關照。丙吉每隔一天就來看望一次劉病已,越看越喜愛,照顧得越發細致周到。
時光荏苒,幾年過去了,小病已在兩位奶娘及丙吉的精心照料下,一天天在牢房裏茁壯長大,而他的太爺爺卻一天天更加衰弱。疾病折磨得漢武帝劉徹時而清醒時而糊塗。這天有個自稱知曉天機、可看陰陽兩界、望氣知未來的道士董非,說有絕密事情要向皇帝當麵稟報。傳話進去,劉徹心血來潮竟然接見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