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不是天命呢?
是,或者不是,答案對柳寄悠來說了無意義。爹爹柳時春的話還在耳畔:“悠兒啊,爹爹是不可能一輩子護著你的。你早晚得許一戶人家,這次選秀女,爹爹必須把你送進宮裏去。”輕輕歎了一口氣,柳寄悠整了整素色紗裙和披肩,緩緩踱到蓮花池旁。看著那一汪清水,柳寄悠心裏才稍稍平靜了些許。
過了八月十五,柳寄悠就滿一十九歲了,算算年紀也不小了,可是卻始終沒有嫁人。柳時春官至吏部侍郎,這官不算大也不算小,柳家有兩位小姐,寄月與寄悠,柳時春的掌上明珠。這柳寄月十四歲的時候就名噪京城了,不僅人長得端莊美麗,舉止也是落落大方,當時柳家的門檻都快被媒人給踩爛了。不過,柳寄月倒是一點也不急躁,硬是等到十七歲才嫁給了王丞相的獨子王繼賢。京城人說柳大小姐加入王家後一直勤儉持家,相夫教子,倒是得到了不少讚譽。
這都是外人眼裏的故事,隻有柳寄悠知道姐姐當年為何推遲三年才出嫁。母親早在柳寄悠未知人事的時候就去世了,爹爹為了不讓倆姐妹受欺負,硬是沒有再續弦。從小,柳寄悠就喜歡黏在姐姐身邊,不過她最不喜歡姐姐教她《女誡》,每次姐姐要教規矩的時候,她總是寶珠姐姐的大腿撒嬌。柳寄月也沒有生氣,總是寵著她。這麼多年來,姐姐更是兼具了母親的責任,好好照顧著唯一的妹妹。當時有人來提親時,爹爹問了柳寄月的意思,才十歲的柳寄悠在旁邊聽著聽著,感到不對,忙抓著爹爹的大衣袖問道:“爹爹,姐姐嫁人以後還陪不陪我?”“傻孩子,”柳時春摸著柳寄悠的頭說,“姐姐嫁出去就是人家的媳婦的,哪能天天陪你呢。”柳寄悠一聽就大哭起來,柳寄月看妹妹這樣子,忙說:“爹爹,悠兒年紀尚小,女兒想再等幾年,等悠兒懂人事以後再嫁也不遲。”看到柳寄悠那淚臉上掛著得逞的笑容,柳時春沒有反對,這對寶貝女兒啊,是他的心頭肉。
姐姐不嫁人了,可是柳寄悠卻被姐姐要求學女紅,學縫織,柳寄悠卻心係讀書,當然不是《女誡》之類的書。慢慢的,柳寄月教人事給柳寄悠,也囑咐了她很多關於女子德行一類的話。這些事,這些話柳寄悠都記得,但她也意識到,姐姐終究是要離開家門的。待到姐姐出嫁之後,柳寄悠更是喜歡把自己關在房間裏看書,研讀佛經,甚至出門去城郊的靜安寺和主持靜慧師太探討佛法。很長一段時間,柳寄悠都覺得自己此生應是與長燈古佛相伴的。
可事情偏偏就出意外。
在太子龍延及冠時,舉國選妃,但凡有點家底的人都想把自己女兒送進宮參選。那一年,柳寄悠十五歲,亦是到了婚配年齡。之所以遲遲不見有人主動上門提親,主要還是因為她平日裏太低調,什麼千金才藝會她不去,百花節她不去,應該是說但凡人多的地方她都不去,總是喜歡把自己關在房間裏麵,要麼就去城郊靜安寺。可是柳時春可為小女兒的婚事操心著,雖說柳寄悠每次都推說自己想要多多孝順爹爹,不想嫁人,柳家哪能養著這麼大個閨女不嫁呢?這不,柳時春就將自己的女兒報了上去。柳寄悠真是哭笑不得,她真的是不想嫁,不想被一籮筐的女子守則束縛著一生,一輩子伺候夫君。無奈,卻也不能拂了爹爹的意思,柳寄悠隻好自己暗暗盤算著。
太子選妃主要還是看名門閨秀的畫像。柳時春請來了名師為女兒作畫,柳寄悠也坦然應允,反正她現在說什麼也不能忤逆爹爹的意思。“爹爹,這畫師為女兒畫像也不是一時半會能夠畫好的,您還是先去忙您的事情吧,女兒自己應對就好了,”柳寄悠說道。“也罷,那爹爹就去書房了,挽翠、碧兒,好生照顧小姐,畫師畫完記得告訴我,”柳時春吩咐過後便朝書房走去。
這廂柳寄悠一踏進門口,就看到一中年布衣男子拱手一拜:“見過柳小姐。”“先生不必多禮,”柳寄悠道,並朝挽翠使了個眼色。挽翠會意,關上了門出去了。“先生,小女子有一事相求,還請先生成全。”柳寄悠開門見山道。待將所求之事告知之後,畫師止不住驚愕。怎麼會有小姐有這般想法?柳寄悠笑笑,倘若不用計,雖說自己並不一定能入宮,但總免不了一番爭鬥,還不如直接將可能扼殺在搖籃裏麵,連可能都沒有的話,那還有什麼要擔心的呢?
東宮,正殿
太子龍延正在看一幅幅呈上來的閨秀畫像。這些大家閨秀,也算是各有千秋,龍延美女看多了,看到這些也就不足為奇,想著這樣就決定自己的太子妃,著實無奈。當然,當他看到柳寄悠的畫像的時候,眼前忽然一亮,不為別的——隻為柳寄悠在這些嫵媚豔麗的美人中平凡得太突兀了。“哈哈,此等女子也敢參選,真是山雞癡夢變鳳凰。”龍延毫不客氣地說。結果,柳寄悠當然沒中選,而意想不到的還是龍延的話不知何時開始在京城流傳,搞得大家都知道柳時春的小女兒不是美人,還是被太子當成笑話的對象。這一鬧,也就沒有人來柳家提親了,一是怕柳小姐真是一個醜女,二是就算不是醜女,但是自己的媳婦或者妻子被當朝太子嘲笑了一番豈不是丟了臉麵。因此,柳寄悠都快磨蹭到十九歲了也不曾許人。早些時候,柳時春為她著急,但見自己女兒倒是樂得清閑的樣子,也越發恨鐵不成鋼起來,慢慢地也就不去管她了。他就是不明白,自己的兩個女兒樣貌都是一等一的,怎麼差別就這麼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