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樣的話,那我正式歡迎你!”張小龍笑了笑道。
“張先生你吩咐吧,我從哪裏做起?”唐浩博問。
“你不是說一直都想在山區建學校,但是還沒有來得及做嗎?”張小龍反問。
“您是說讓我去山區裏承建這些學校嗎?”唐浩博點了點頭,雖然這不商業,但是他很喜歡,“那好,我立刻就收拾了下。”
張小龍看著這個風風火火的家夥,連忙攔住道:“不是去山區,而是在市郊,雖然不是什麼繁華的地方,但是遠遠不到山區去,我要在這裏建一所學校,但跟之前的不同,是一所大學,向著所有窮苦且善良的人敞開的大學。”
“哦?”唐浩博也怔了。
因為一說到窮苦人,大部分都偏向於希望小學之類的,之前張小龍做的也是這些,小學中學,基本是在響應華夏的義務教育,使很多沒有條件接受的孩子都能完成這個階段的學習。
對於很多孩子來說,這個學習的機會是寶貴的,對於華夏的未來,也有不可估量的好處。
但是大學,說實話,還真的沒有人專門這麼做過。
如果說小學初中是幹糧,高中相當於菜了,那大學,無疑屬於奢侈品,專門做一所這樣的學校,似乎不那麼必要。
但是聽了張小龍的完整計劃之後,唐浩博也是眼前一亮。
希望小學中學,的確是能讓孩子們完成基礎的教學,使他們不再隻局限在那個小山溝裏麵,能有機會看到一些新鮮的事物,甚至張小龍在建立這些學校的時候,也同時在改變著他們的生活環境。
這些人在以後,也可能會有不少都成為厲害的人物,但是大多數人在走上社會之後,他們的競爭力還是偏弱,機會偏少。
若是進一步再強化他們的某些方麵的技能,使他們在大學裏完成進一步的蛻變升華,那將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局麵?
更讓唐浩博讚歎的是張小龍關於學校招生的規則,不是你窮就可以,而是你願意接受愛心傳遞的理念,若是這樣發展下去,真的是一個功在千秋的好事。
再進一步講,希望小學那邊雖然維持著沒有問題,但是後期很多時候缺的未必是錢,還有人才,而這所大學,也可以源源不斷地提供這類的人才過去。
自己本身就是窮苦人出身,去山裏教學兩年甚至三年,拿著不比別人差的工資,這本身不應該成為什麼難度,而且既然他們接受了愛心傳遞的理念,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的話,那基本上就是違約了。
唐浩博不敢說這樣可以讓整個社會變得有多好,但他相信這一定會讓某些照不到陽光的黑暗角落,多出許多許多盞明亮的燈來。
“你有一個很艱巨的任何,”張小龍最後說道,“那就是讓這所以公益為目的的學校,也可以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