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古樸村莊 神醫明若(1 / 1)

與茶館的喧囂不同,距離東陵城十幾裏外的一個小村子散發著恬靜,古樸之氣。繁華中的一抹寧靜似乎有一種獨特的魅力,比起奢靡淫逸的浮誇生活更令人向往。

這個樸實的村莊亦有一個淳樸的名字:安豐村。安,平安之意;豐,豐收之願。很平凡的想法,卻也是村民們一生的心願。不求大富大貴,但求小康安樂。

村子的規模不是很大,但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小院,院子裏都是自家種植的青菜,豆角,絲瓜之類的農產品,來供給日常飯菜。有些較為寬敞的院落還搭有雞圈,因此經常可見幾隻老母雞雄赳赳,氣昂昂地領著一群小雞崽從村頭跑到村尾,途中還會因為飛上別人家的牆頭而被主人用掃帚打跑,並且還伴隨著“哦—西—,哦—西—”的叫喚聲,從而引起了忠心看門狗的犬吠聲,那場麵,那家夥——真是雞飛狗跳人煩心。

然而有一戶人家卻很異常。門口的牆上插了一枝杏花,按理說,盛夏時節,杏花早已凋落,可這枝杏花卻依舊白裏透紅,就像是白皙的少女帶著矜持的紅暈,欲說還休,欲迎還拒,這是異常之一。其二,這家人的院子裏沒有一塊菜地,倒是曬著不少的草藥,大都是紫地丁,野菊花,青黛這些清熱解毒的常見中藥,由此看來,這家主人應該是個大夫。最異常之景在院子之外。翠綠的枝葉遮不住黃澄澄的杏子,顆顆小拳頭大,外表覆蓋著一層軟軟的絨毛,生機盎然地掛在枝頭,看著就令人食欲大增。

這片杏林其實是村子裏的人種的,目的不是為了賣錢盈利而是為了表達感激。每當村民們被疑難雜症折磨得死去活來時,這位大夫便會像神仙一般地出現為他們消除痛苦。一幫靠天吃飯的小老百姓又能拿出怎樣的報酬呢?錦衣羅緞拿不出來,金銀珠玉更是沒有,空有一顆顆真心卻無處表達。神醫也知曉情況,就叫那些治愈的病人在房子後麵種杏樹,日子一久變成了習慣。

說起這位神醫,村子裏的人沒有一個不誇他好的:稱頌他仁心仁術的有,讚歎他醫術高明的有,傾慕他瀟灑倜儻的更多。但卻隻知道他叫明若,從什麼地方來,來幹什麼,一概不知。隻因為突然有一天,他突然出現,並成功醫治好了一位病入膏肓的老太太,安豐村才知道他們的村子裏多了一個謫仙般的大夫。勤勞善良的農民們十分歡迎他的到來,沒有一絲認為他是外人就要保持距離的隔閡感。

被整個村誇得天上有地上無的這位神醫此時正在臥室裏替一個女子開襟解帶。躺在床上的女子有雙細長的眉,應是個長情之人;緊閉的眼眸看不出性格;眉心之下是典型的蔥管鼻,卻不顯柔弱;失了血色的雙唇不薄不厚,合理有度。五官搭配,美則美矣,此時缺失了生氣。

明若彎著腰解開女子右肩的紗布,查看傷勢之後不自覺得皺起了眉頭。盡管已經上了藥,可愈合程度實在不容樂觀。皮肉翻開,森然白骨依稀可見,附著在骨骼上的筋脈也沒有愈合的勢頭。究竟有怎樣的深仇大恨,非得要用她的右手來償還?明若注視著這個脆弱的女孩,泛著水光的星眸裏溢滿了憐惜與心疼:小墨兒,我再也不會讓你受苦了。輕輕地在女孩額頭上印下一吻,剛要起身離開的那瞬間,被人鎖住了脖子。

“小墨兒,你想謀殺親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