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韃子規定:如果奴隸逃跑了,主人有責任和義務追回來,否則就要追究主人的責任,情節嚴重的還要被削爵。
李自成大順軍的中軍主力崩潰了,二十餘萬人四分五裂,被俘的人就超過十萬。隨後戰俘暴動,裹挾百姓數萬人潰逃,於是出現了十多萬“逃人”。
抓捕“逃人”成為第一要務,耿仲明所部更是首當其衝,因為叛亂就發生在他們身邊。
如果不把那些“逃人”抓回來,占領地就永遠無法穩定,甚至會演變成更大的叛亂風暴。
耿仲明被逼無奈,隻能放棄追殺李自成的大順軍殘部,而是偵騎四出進行\"追逃\"。
陳紹宗,是耿仲明的後軍梅勒章京(副將)。這家夥雖然當年跟隨耿仲明投靠滿清韃子,但是他不甘寂寞。
目前天下大亂,正是嫋雄奮起之時,陳紹宗的心眼開始三活泛起來,隻不過沒有一個恰當的時機,讓他隻能幹著急。
信陽一戰,耿仲明大破李自成,臨陣俘獲劉宗敏、宋獻策等核心人物,一時間聲震四野,飲馬長江已經指日可得。
陳紹宗作為後軍副將,隻能負責收容戰俘,劫掠百姓籌集糧草,一直沒有機會在第一線建功立業,心裏老大的不痛快。
如何才能盡快壯大自己的實力,成為陳紹宗的一塊心病。
機會終於來了。
劉宗敏、宋獻策等高級將領二十餘人移送洛陽交給阿濟格,這是一件天下的功勞。
作為攝政王多爾袞的哥哥,阿濟格不敢掉以輕心,當即派遣一支親兵趕到信陽,協助耿仲明對十餘萬戰俘進行甑別處理,從而盡快穩定中原大局。
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
阿濟格親兵的此令一出,信陽城北郊頓時變成了幽冥鬼域,不到三天時間,就有一萬三千餘人被斬首。
血腥大屠殺並沒有達到預期目的,戰俘營終於發生大暴動,然後全部變成了“逃人”。
陳紹宗膽大包天,憑借自己後軍副將的身份,利用近水樓台的優勢,在抓捕“逃人”的過程竟然假公濟私,秘密挑選了三千精壯“逃人”藏匿起來,準備訓練成自己的嫡係部隊。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陳紹宗私藏“逃人”的行徑最終還是被手下人告密,隨後大白於天下。
統兵將領私自募兵,這在任何朝代都是大忌諱,更何況漢軍八旗在滿清韃子眼中不過是一條狗而已。
自己手下大將私藏“逃人”,這本來就是必殺之罪。
陳紹宗竟然想把這些“逃人”訓練成自己的前隊,那更是誅九族的大罪。
雖然這件事是陳紹宗幹的,但是耿仲明擔心殘暴的多爾袞懷疑自己有二心,因為上折子承擔了“禦下不嚴”之罪,然後拔刀自刎了。
赤格把抓來的百夫長親自審問一遍,心裏還是有些吃不準:“果真如此?”
“將軍,小的絕對不敢胡說!”百夫長指天發誓:“如有半句虛言,叫我萬箭穿心而死!陳紹宗被抓住以後,他手下的兩千親兵都逃走了,小的是出來搜尋陳紹宗手下那些叛軍的。”
赤格不置可否,而是很隨意地問了一句:“你們搜尋叛軍,是漫無目的四處亂竄,還是有什麼具體線索?”
百夫長趕緊點頭:“當然有些線索,那些叛軍應該就在臥虎寨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