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破碎之際,皇帝不堪受辱而自殺殉國,並不一定會讓所有人同情,也不一定讓所有人悲傷,反而會讓很多人興奮。
崇禎皇帝朱由檢在煤山上吊自殺,就有很多人高興。
不僅僅是大順王李自成高興,也不僅僅是滿清韃子多爾袞高興,其實還有很多人喜出望外。
明王朝宗室中的殘餘分子,就有不少人心中竊喜。
崇禎皇帝朱由檢自殺殉國了,暗中興奮的人真的很多。
他們並不關心大明王朝是不是山河破碎了,也不關心大明子民是否能夠活下去。
他們不過是妄圖乘亂謀取大位,夢想黃袍加身,登上九五至之尊,君臨天下而已。
要說這些本該痛不欲生,而實際上還在喜不自禁的人,除了洛陽福王世子朱由崧、璐王朱常淓、唐王朱聿鍵、魯王朱以海等人之外,朱亨嘉也是其中的一個。
朱亨嘉,廣西桂林府第十二代靖江王朱履佑的庶長子,第十三代靖江王。大廈將傾之際,他也不甘寂寞,四下活動。
可惜朱亨嘉距離南京太遙遠,而且他不是太祖皇帝朱元璋的嫡係血脈,也沒有東林黨做靠山,所以第一輪繼承大統的人選就輪不到他。
雖然把崇禎皇帝整死了,大明朝也被整得奄奄一息,但是東林黨人並沒有罷休。
東林領袖錢謙益跋扈,東林黨幹將史可法亂政,朱家子弟的活路、死路,都掌握在他們手中。
在崇禎太子及定、永二王無法逃到南京繼位的情況下,洛陽福王世子朱由崧本為第一順位繼承人,然而東林黨人卻持相反意見。
他們害怕朱由崧即位後舊事從提,全麵追究東林黨昔日製造的“三案”(天啟年間的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反對老福王繼統及攻訐鄭貴妃(朱由崧祖母)幹政之事。
以東林領袖錢謙益、幹將史可法為首,以立賢為名,大張旗鼓地推出了一個莫名其妙的繼承人——潞王。
潞王朱常淓是神宗皇帝朱翊鈞的侄兒子,血統偏遠,和嫡親血脈洛陽福王朱常洵、朱由菘根本沒得比,完全沒有繼承大統的理由。
如果潞王可立,何人不可立?
如果任何人都可以繼承大統,天下還不亂套?
錢謙益、史可法等東林黨人為了一己私利,根本沒有想過亂套不亂套,甚至覺得越亂越好。
史可法更是囂張至極,公然大肆聯絡各地東林黨人,一起上書汙蔑福王世子朱由崧“在藩不忠不孝,恐難主天下。”
洛陽福王朱常洵數年前就在洛陽被李自成殺掉了,福王世子朱由崧一直在四處逃難,最後躲在中都鳳陽城,根本就沒有繼承洛陽福王的基業,何來“在藩”?
史可法為了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公然顛倒黑白,信口雌黃,大肆汙蔑。為了爭權奪利,竟然喪失了最基本的人格,連做人的底線都沒有。
東林黨人因為自己讀了好多好多書,寫文章進行人身攻擊就是他們的拿手好戲。史可法等人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醜惡嘴臉,由此可見一斑。
幸虧福王世子朱由崧不是傻子,竟然懂得“槍杆子裏麵出政權”的基本道理,在原總督京營太監盧九德的幫助下,直接向雄踞江北的三鎮總兵求助。
高傑、黃得功等人本來就是野心勃勃的流竄軍閥,其本質就和李自成、張獻忠差不多。眼見有“定策擁立”的大買賣可做,真是無本而有萬利的好機會,自然一拍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