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儲點點頭:“侯大人,我正準備籌建阿瓦省,這個總督的職位非你莫屬。樊虎,目前戰局變幻莫測,你對這邊的情況還不是很了解,你先擔任阿瓦省總兵,帶過來的三萬人暫時由你指揮,協助侯大人把這裏全麵運轉起來。”
“阿瓦省是一個聚寶盆,不管是兩江流域的產糧區、仁安羌的猛火油田、密鐵拉的棉產區,都是我們未來發展的基礎。五萬移民一定要安置好,他們對我們有信心,我們就不能讓他們失望。”
“至於前期的糧食補給,我已經命令布爾固德象軍營對周邊寺廟進行清理。一千多家寺廟,每一家都是屯糧大戶。我此前已經派人暗中調查過,隻要把寺廟裏麵的糧食征調出來,就可以讓三十萬人吃兩年。”
侯銘德和樊虎的突然到來,再加上五萬移民,阿瓦城一下子就增加了八萬多人,這肯定是承受不起的。
經過侯銘德馬不停蹄跑了半個月,於是提出一份計劃:阿瓦城裏麵的原有居民全部移走,安置自己的一萬精通商業貿易的移民。
另外三萬移民分別在蒲甘城安置、馬圭城這兩個最富裕的地區安置五千,從中原南陽境內過來的兩萬人,全部安置在密鐵拉地區。因為他們精通棉花種植,而且精通棉花紡織,能夠紡出細布。
這樣就可以構成阿瓦城——蒲甘城——馬圭城——密鐵拉核心區域,成為熊家軍的緬中大本營。
樊虎的三萬大軍一分為三:阿瓦城駐紮四千人、蒲甘城駐紮一萬人、馬圭城駐紮一萬六千人,主要目的就是防禦西麵的若開山脈。同時準備在時機成熟的時候,收複西海岸的狹長區域。
這樣一來,鍾國柱的水師、布爾固德象軍營就處於一個機動位置,既可以全力防禦正南方向。也可以隨時向南發起進攻,完成收複南甸宣慰使司的最後戰鬥。
這邊的事情稍稍理順之後,熊儲搬起指頭一算,才知道自己手下已經有了十多萬部隊。
除開前線各部隊,僅僅是後防守備部隊就已經有了十二萬人。其中:
鎮南省總督孫學易,總兵喬如山,直屬地方部隊四萬正規軍,補充兵營還有兩萬新兵正在接受訓練。
南坎省總督張毓秀,總兵威史俄裏,直屬正規軍六千人,正在訓練的新兵兩萬四千人。
阿瓦省總督侯銘德,總兵樊虎,直屬正規軍三萬人。可以預見的未來,阿瓦省肯定也有自己的預備軍營。
侯銘德果然屬於大才,不到一個月時間,阿瓦城就變得井井有條。他帶過來的一千二百人也分別安排下去,所有的周邊城鎮都有了自己人組建的衙門框架,開始按照中原地區構建管理機構。
不過,對於侯銘德提出的“構築阿瓦、蒲甘、馬圭、密鐵拉四城”的方案,熊儲沒有同意。
熊儲的解釋是:“侯大人,通過這次南征,尤其是組建了自己的水師以後,我發現構築堅城是不可取的。在強大的火炮威懾下,任何城堡都形同虛設。當然,為了日常管理方便,修建城牆是必要的。”
“我的觀點是,這四座城全部按照高度兩丈、寬度一丈修建圍牆,就沒有必要構建城池。每一座新城都是邊長兩裏,然後在一丈寬的城牆上布置防禦四十門五寸火炮,就能夠擋住敵人的攻城。”
僅僅是修建城牆並不難,如果要修建甕城、城樓、開挖護城河,那個工程量就太大了。再說了,這個地方常年暴雨成災,開挖護城河就是給自己找麻煩。
正因為如此,熊儲建議侯銘德把開挖護城河計算的勞力,全部用來修建泄洪水渠,修建跨河橋梁和馬路,徹底改善交通網絡。
熊儲有一個基本構想,就是要修通伊洛瓦底江流域、欽敦江流域兩條主幹道,把南坎省、阿瓦省有效連通,一旦各方向發生特殊變故,自己的水師、騎兵就可以立即趕到。
這是一個為了國家長治久安的浩大工程,侯銘德當然舉雙手讚成:“還是主公謀劃深遠,學生這就按照主公的意思開工修建從阿瓦城到蠻莫城的主幹道。”
“不,不不不!”熊儲趕緊攔住:“我們現在最急需的一條官道,就是要修通阿瓦城、望瀨鎮、葛裏瓦、錫當、英帕爾、錫爾赫特、迪斯布爾。你要知道,霍連山率領那力布賴無敵營,已經把那片平原占領了。”
“那個地方是棉花、黃麻產區,同樣屬於經濟重地。所以你們接下來的任務,就是要另外籌建一個省。既然屬於雅魯藏布江下遊,就叫雅江省吧,迪斯布爾城改名為雅江城。總兵官就交給那力布賴好了,不過要給他補充六千部隊。”
本來一切都很好,熊儲和侯銘德對未來的戰略布局也達成了一致意見,沒想到一個壞消息傳來,阿瓦城、密鐵拉、蒲甘城一線頓時地覆天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