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陵位於鳳陽縣城南十八裏,洪武二年兩次大規模修建,洪武十二年竣工。陵墓中安葬著朱元璋父母及兄嫂、侄兒的遺骨。
皇陵陵墓堆土而成,是橢圓形覆鬥式大平頂,高出周圍地麵一丈八尺,占地兩萬餘畝,種植鬆柏九千八百株。
皇陵墓碑高兩丈四尺,由碑座、碑身、碑額三部分構成,碑文是太祖皇帝朱元璋親筆題寫,一共一千一百零五字。
在這片碑文中,太祖皇帝沒有忌諱自己出身低賤,記述了自己的卑微身世、僧侶生活、戎馬生涯、開創大明江山的全過程。
陵前北部的金水橋向北,有長三十六丈、寬兩丈七尺的神道,兩旁對稱排列著雕琢精美的三十二對石像生。
陵園有城垣三重,周長二十八裏,其內享殿、齋宮、官廳數百間,“宮闕殿宇,壯麗森嚴”。
享殿,又稱為正殿、祭殿、皇堂。正殿九間,丹階三級,屋頂為黃色琉璃,青筆彩繪。
熊儲等人來到皇陵,是崇禎七年大年除夕傍晚時分,作為鳳陽湯家祭祀隊伍的一員進入皇陵享殿。
這是一支兩百多人的龐大隊伍,除了常家村常德林帶過來的二十四人,其他的都是湯達從湯家村帶過來的人。
龐大的祭祀隊伍,也讓熊儲領略到了皇家祭祀的複雜禮儀,增長了好多見識。
牛、豬、羊“三牲”齊備,火穀、懸穀、金穀、水穀、土穀“五穀”齊全。
火穀,包括粳米、小豆、麥、大豆、黃黍等百姓的主要糧食。
懸穀,包括蘋果、梨、柿子、李子、板栗等眾多懸掛結在樹上的果實。
金穀,包括西瓜、南瓜、冬瓜、豆角等藤蔓植物上的瓜果。
水穀,包括蓮藕、菱角等水生植物。
土穀,包括白菜、蘿卜、土豆、番薯等眾多的四季蔬菜。
熊儲初略估算了一下,這一次祭祀的物品加起來,十二車起碼超過三千斤。
難怪那些守墓衛軍、太監非常熱情,因為這些東西最後都要進入他們的口中。
僅僅是一頭牛、一頭豬、一腔羊加起來就是一千多斤,另外還有用於祭祀的米酒三百六十斤、黃酒三百六十斤,足夠過年了。
再加上巡撫、知府、中都城守將、各地縣令、官宦家族輪番祭祀,各種祭品最後肯定堆積如山。
熊儲心裏已經有些明白了,難怪守墓太監楊澤在這裏能夠呼風喚雨,因為他掌握著祭祀的大權。誰先誰後,這都有好多講究。
好在湯和的後代在這裏是首屈一指的大戶,雖然人不多,但是背景深厚,所以能夠被安排在第一個進來。
當然這說的是晚上,白天就不行,因為白天要接待南京的皇室祭祀隊伍。
本來湯家曆來都是白天祭祀,但是因為熊儲的敏感身份,萬一在大白天碰到幾個容貌相同的叔伯兄弟那就露餡了,所以今年專門拖到晚上過來。
這一次,湯家出麵的就是少爺湯達,領祭的是湯家的一個老總管。
湯達是陪襯,掩護主角熊儲主祭才是根本目的。
嚴二娘作為熊儲名正言順的第一位平妻,在熊儲身後參加祭祀行禮。
整個祭祀活動一直持續到華燈初上,整個園陵全部都是燈籠高掛的時候,熊儲等人才默默退出享殿。
湯家的大部隊都回去了,但是湯達卻留在了皇陵衛軍兵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