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熊儲的疑問,李信搖搖頭說道:“段虎一事並不是假的,而是罪大惡極,罄竹難書。但是他的勢力龐大,輕易動不了他。他有少林寺做靠山,根基牢固。”
“青龍寨裏麵有數百武林中人,而且絕大部分都是少林寺弟子,或者和少林寺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憑借你我的一己之力很難撼動,所以我才廣邀武林同道,爭取一次就徹底拔除這顆毒瘤。”
解決了熊儲心中的疑惑,李信非常突兀的問了一個問題:“八郎兄弟,你對當今局勢如何看待?”
對於天下大事,熊儲幾乎是兩眼一抹黑:“李公子,我剛剛下山,對外麵的事情完全不了解,所以你的這個問題我回答不了。不過,白天在客棧聽說書先生說,我朝大軍在寧遠一線吃了敗仗,近十萬人被殺,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我們兄弟相稱,不要叫什麼李公子。”李信點點頭:“雖然被殺的人數上有些誇張,但是基本事實經過的確就是如此。努爾哈赤擊破了我朝三路圍攻,六萬餘人被殺。女真的國都已經南移,搬到了遼陽,窺視錦州和遼西走廊,進而威脅山海關。”
熊儲並不知道遼陽在什麼地方,甚至連山海關也不知道:“李大哥,按照你這樣的說法,是不是女真韃子很快就要打進來了?”
李信搖搖頭:“女真韃子雖然凶殘,但是遼東現在有孫承宗主持大局,手下還有袁崇煥等人鼎力相助,努爾哈赤暫時還討不到便宜。但是據我所知,東林黨聯合朝廷閹黨,正在惡毒攻擊孫承宗。”
“哼哼,隻要孫承宗一垮台,努爾哈赤絕對不會幹看著,南下奪取錦州,西進拿下遼西走廊,然後屯兵關外,這都是正常套路。可惜東林黨、宣黨、齊黨之流,自己百無一用,整天和閹黨勾結,陷害有功之臣。”
“比如說宋師襄、方有度、龐尚廉這些所謂的有識之士,現在就聯手閹黨魏忠賢、宋禎漢,攻擊孫承宗權力過大,遇事不報,有欺君之罪,應該誅九族。殊不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寧遠一線距離京城遙遠,如果戰鬥開始都要請示朝廷,那還能打仗嗎?宋師襄、方有度這些書生心懷叵測,其實就是擔心軍方功勞太大,在朝廷壓製了他們文人集團的勢力和地位!”
“陷害孫承宗的同時,又攻擊登萊巡撫袁可立。袁可立正在反擊倭寇豐臣秀吉,而且取得全局性勝利。這些文人為了一己之私,竟然禍國殃民,這就是黨爭之害。大明朝讀書人的危害遠遠超過閹黨,全部該殺,就是這個道理。”
熊儲聽得有些吃驚:“聽大哥的意思,什麼孫承宗、袁可立那都是大英雄啊,那些文人難道都是瞎子嗎?”
李信冷笑一聲:“在那些文人集團看來,別人的功勞越大,就會顯得他們百無一用。所以一定要找到這些功臣的罪名,把他們的兵權收回來。如果找不到罪名,也會弄一個莫須有出來,然後全部除掉。”
“八郎兄弟,你難道忘記了嗎?河南前年大旱,顆粒無收;今年(1621年)九月黃河在靈壁、黃鋪一帶決口,百姓易子而食。你看見哪一個大戶開倉賑濟了?”
“文人集團都是些什麼人?那都是鄉紳土豪才會有錢讀書,他們從根子裏都壞了。眼中隻有自己的想抓住的權利,隻有拚命斂財的欲望,誰管老百姓的死活?”
“自古常言:得民心者得天下。現在的大明朝,哼哼,那些黨人、閹人專門禍害有功之臣,對百姓的疾苦視而不見。我們走著瞧,大明朝亡國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