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樣的包子擺在堂屋裏的木頭桌上,一邊原汁原味,綿軟多汁;一邊嚼勁十足,薄脆香噴。再加上一碗紅黃相間,喝起來酸甜可口的番茄蛋湯,就是宮裏的皇帝見了都得垂涎欲滴。
四人有說有笑,邊吃邊喝著,門外忽然探進來兩個小腦袋瓜子,楚風瞟了一眼後,頓時大腿一拍。
這下好了,光顧著地裏幹活的人了,卻將留在莊子裏的老人和孩子們忘記了。
也幸好這一屜包子還未吃完,看到熊孩子哈喇子都掉地上了,四個大人自然無法再吃獨食,又將躲在門外的其他孩子一並喚了進來,餘下的包子,就全給他們分了。
熊孩子人數不少,基本兩人分食一個,吃是吃不飽的,也就嚐個鮮,瞧見那副狼吞虎咽的模樣,楚風心裏挺不是個滋味兒。
不管是在哪個時代,家中若還有餘糧,哪家大人又舍得讓孩子挨餓?
這年頭的窮人呐,比不上後世的畜生!
熊孩子一個個滿臉幸福,吃完包子後,又拉著楚風嚷嚷著要聽美猴王的故事,這才是他們原本來此的目的。
總算墊巴了一下肚子,楚風倒也不忍心拒絕,便清著嗓子開始了……
“話說那猴王被壓在五指山下,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五百年彈指而過,到了唐太宗李世民貞觀年間……”
熊孩子聽得有滋有味,眼神迷離,柳家三女收拾完碗筷後,原本打算繼續紡織,可耳邊傳來的新奇故事,不自覺的就被吸引住了。
“太宗設酒踐行後,唐三藏便帶著兩個仆從離開了長安,行了一天一夜,來到法門寺……”
聽到這裏,小玉已經抱著杌子湊了過來,與熊孩子坐在一起,兩隻小手擺成花兒的造型,托著下巴。
“唐僧跟伯欽來到山頭,果然見到一張帖子,上寫‘唵、嘛、呢、叭、咪、吽’六個金字,唐僧對天祝禱:‘我與神猴若有師徒之分,便能揭下此帖,若無,便揭不下。’於是伸手一揭,輕輕便揭了下來……”
約莫一個時辰後,講到雙戰黃風怪時,楚風便停了下來,實在是口幹舌燥。這回他學聰明了,小小的威脅了一把,板著臉說道:“不準耍賴皮,否則明日就不講了。”
果然,熊孩子雖然意猶未盡,但一聽這話後,倒也不敢撒潑。楚風終究麵生,不像莊子裏的其他人,若真把他給惹惱了,以後要上哪兒去聽美猴王的故事?
一窩蜂的散去後,霎時間,屋外便傳來一陣陣的怒叱聲……
“妖怪,納命來!”
“大膽猴頭,莫要張狂!”
“吃俺老孫一棒!”
“本大王還怕你不成?”
竟是玩起了角色扮演的遊戲。
“楚公子,方才的故事,你是從何處聽來?”難得,太陽打西邊兒出來了,柳子衿居然主動與楚風搭起了話,西遊記的魅力可見一斑。
楚風笑著回話道:“並非聽來的,乃是在下從書中所閱。”
“公子識字?”柳子衿驚訝道。
不怪她會如此表情,實在是這年頭識字的人太少,不然也催生不出代寫家書的職業。換句話說,能識字的,便已經算是讀書人了。隻是柳子衿又實在無法將廚子與書生,這兩種風牛馬不相及的身份按在一個人身上。
“楚公子既是讀書人,又何故要做廚子,聖人不是曾言:君子遠庖廚嗎?”柳子衿不解道。
又是君子遠庖廚啊,真是……蛋疼,楚風心中苦笑,卻沒有直接回話,而是反問道:“不知子衿姑娘對這句話作何理解?”
“此句出自《梁惠王章句上》,其意是勸誡齊宣王實行仁政,聖人言:君子當遠離庖廚,遠離宰殺禽獸之地。”
喲嗬!
楚風驚訝看了她一眼,心說這姑娘不簡單呀,一個山野女子,懂的倒不少,有些古怪呀。
“子衿姑娘好見識。”管他呢,一記馬屁先奉上再說。
“孟子所言自然有其道理,也符合儒家一貫的思想,不過在下以為,這句話領悟其中含義即可,切不可一慨而論,作為評斷君子之風的標準。儒家所言君子,乃是孔聖人心中最為理想的人格,堪稱完美,天下之大,隻怕難尋一人。竊以為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身兼其一,便已是君子也……”
這邊楚風侃侃而談,卻不知那邊,柳子衿心中已經翻江倒海了!
此間一席話,簡直比今日兩頓美食給她的震撼還要深。
一個廚子,會識字,會說書,已經很奇怪了,居然還有如此見地?
與楚風相識的這兩日以來,第一次,柳子衿開始正視起眼前這個不倫不類的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