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呼倫貝爾大草原(2 / 2)

醉人的景色惹得我們流連忘返,虎子甚至兩眼癡迷,一邊毫不吝嗇地直呼草原的美麗,一邊跟我們說他打算不回去了,就在這大草原上安家落戶,做個成吉思汗的好子民。

來到草原的邊沿,貨車師傅沒有再拉我們進入,而是主動在當地幫我們找到了一輛順路的勒勒車,載我們向草原深處駛去。

勒勒車是草原特有的運輸工具,通常主要以草原上常見的樺木為原料,用牛拉,車身小,雙輪大,輕便靈活,一般車長四米以上,車上可帶蓬。

勒勒車是牧民流動的家,“行則車為室,止則氈為廬”,常常是一家人住在裏麵。

趕車的牧民老鄉是個六十多歲的老人了,但身體還很健壯,坐得筆直,聲音洪亮,黝黑的臉上,雙眼有神,一點也看不出他已經年近七旬了。

據他跟我們講,他名叫布日固德,用蒙古話來說就是雄鷹的意思,這是他父親給他取的名字,希望他能展翅高飛,自由飛翔。

老人很健談,我們一上車,就問我們是從哪來的,來這大草原是來走親戚的還是來遊玩的。

我們當然不會如實說出,隻說是來這旅遊的,然後便讓虎子跟他搭話,沒想到虎子上來就一陣亂侃,結果沒到半個鍾頭,就跟老人混熟了,兩人坐在車頭,談天論地,豪爽笑聲幾乎沒斷過。

兩人談到興致之處,老人甚至還高歌幾曲,蒼涼的歌聲給我們的旅途平添了不少的樂趣。

聽說我們是來旅遊的,老人特意交代我們,來到大草原,就要尊重當地民族習慣和風俗,比如進蒙古包不要將馬棒和馬絆帶入,而要掛在馬鞍上或立放於門外,進包要從火爐左側走,坐在蒙古包的西側和北側,東側是主人起居處,盡量不坐。

如主人家有老人,不能從其前麵走過,未經允許不要與老人並排而坐,入坐時不要擋住北麵哈那上排著的佛像,主人敬茶時要整齊衣袖,用雙手或右手去接,不可用左手。

主人敬酒時,接酒後用無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神,不會喝酒也要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純潔的情誼,若門前有火堆或掛有紅布條等記號,表示這家有病人或產婦,忌外人進入,忌在火盆上烘烤腳、鞋、襪和褲子等……

老人剛跟我們嘮叨完這些,我突然看見前方的草地上搭著三四個帳篷,不遠處還停著三輛越野車,還開著燈,帳篷及車旁邊都站著幾個人在盯著我們看。

阿昌告訴我們,那是戴氏集團的人,已經在這等我們好多天了。

老人把勒勒車停在帳篷的跟前,得知這一行人跟我們是一起的,等我們下車後拉著虎子的手,直說等我們回來了一定去他家做客,他會殺隻羊做個烤全羊來款待我們。

不說這話還好,一說我們才想到連趕了一天的路,這一路上我們幾乎都沒有進食了。

虎子連連擦口水,跟老人擁抱在一起,說我們都是好朋友,不用這麼客氣,等回來了一定去他家做客。

告別了老人,阿昌就帶領我們去認識這群人。

經過介紹才知道,這群人竟然都是戴老板請來的雇傭軍團,一共八人。

據阿昌說,這些人都是屬於一個雇傭軍團的,戴老板跟他們的頭頭交往不淺,因此花重金請了這些人過來,再加上老喜帶的那支隊伍,我們這一行人大約有三十來號人,可謂人多勢眾。

這時,從帳篷裏走出來了一個身材高大,鐵塔般的中年漢子,身穿一身的迷彩服,銅鈴般的雙眼閃著寒光,左臉處被劃了一刀,顯得凶神惡煞。

看到我們後站在原地眯著眼盯著我們打量了一番,才拖著狗熊般的身軀向我們慢慢走來,大咧咧地對阿昌說道:“阿昌,這幾個就是你特意去接來的?到底是何方神聖?”

阿昌似乎有些不滿他的態度,皺了下眉頭,冷道:“這三位都是我們戴氏的技術人員,這位是賈老,他們是賈老的助手。”

“哦?這位就是賈老?我聽何老板說賈老是個專家,要我們這些弟兄們好好照顧,不得怠慢,原來是你啊。”那漢子隨意地看了賈老道一眼,嘿嘿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