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 開竅(1 / 2)

景康十年,景康帝駕崩,留遺詔傳位於三皇子,三皇子因為親母出身低微,沒有得力的的外家,一時間朝堂上有不少人質疑三皇子連同景康帝身邊的太監篡改遺詔。

隻是,這些是朝堂的事兒,就是亂成了一團,也不會影響到江夏城。

沈團團已經十七了,沈忠就算是再舍不得沈團團,這會兒也沒有聽了沈長致的勸說,愣是將日子定在了年末。讓寧家娶了媳婦好過年。

沈團團的婚期都定了下來,沈忠就是怕被沈長致嫌棄,也不得不逼著沈長致相親。畢竟沈長致如今也算是一個老人了,都已經是二十有一的老男人了。若不是沈家如今的日子蒸蒸日上,沈長致還長得俊,說不定,沈長致早就被人在背後說個底朝天。

自打定下了婚期,沈團團就從書院裏回來了,每日住在家中,繡花裁衣,當然,沈團團這些年,女紅愣是沒有長進,說是繡花裁衣,也不過是看著王嬸忙活,她就在一旁陪著說說話,給王嬸解解悶。

適逢清明,沈長致早早地就回了桃花莊,還帶回來了不少的好東西,懼是字畫。 沈長致這兩年,時常隨著肖老頭兒外出遊學,每回隨著肖老頭兒出去拜訪的都是有名的書畫大家,一去就是好幾個月。肖老頭兒每回都給沈長致說了即將要拜訪的書畫大家哪兒哪兒特別的出彩,讓沈長致多多留意,換句話說,就是好好地偷學!

至於沈長致自然是沒有什麼不能應下的,自是滿口答應。

這師徒倆個,都不是什麼有節操的人。

所以,沈長致才會被肖老頭兒一眼瞧中。當真是臭味相投。

隻是,沈長致與肖老頭兒不同的是,他來還有另外一件事情。難得見到書畫大家,有不少的書畫大家早就已經停了筆的,若是能得上幾幅墨寶給沈團團做壓箱底的嫁妝,那就是再好不過了!

所以,肖老頭兒見到了每每想起就讓他汗毛倒立的一幕,每回見到書畫大家,沈長致就如同開了掛一樣,進退得度,看著書畫大家的時候,一雙眼睛都是濕漉漉的,眼裏充滿了孺慕之情,順帶地還有一點兒崇敬,隱隱第還有一點兒後悔,後悔什麼?後悔成了肖老頭兒的徒兒?沒有早早地遇見他這個真正的書畫大家?

書畫大家之間都有一點兒小小的那麼攀比之心,看著肖老頭兒的親傳徒兒竟然能用這種眼神望著他,是不是說明他的畫作比肖老頭兒更厲害!隻要一想到,就忍不住興奮。

所以,每回在臨別之際,沈長致艱難地提出想要書畫大家的墨寶的時候,書畫大家想也不想地就應了!更何況沈長致每回討要墨寶的時候,都是背著肖老頭兒的,還不時地做出戒備外頭的模樣,這更是大大取悅了書畫大家的虛榮心!

以至於沈長致從來沒有失手的時候!

肖老頭兒頭一次看到沈長致求到了別人的墨寶的時候,肖老頭兒的心裏別提多不舒服了,但是接二連三的都是如此的時候,肖老頭兒就是淡定地不能再淡定了,隻是對沈長致卻沒有好臉色,因為沈長致一出了書畫大家的府上,就開始原形畢露,對他半點兒不尊敬!

不過,等回到了江夏城的時候,沈長致搬出一路上買來的好東西一股腦兒地都給了沈團團,隻是最後拿出字畫的時候,則是跟沈團團道:“這些東西都是書畫大家們的墨寶,以後留著壓箱底。團團你得了空了瞧瞧,你喜歡哪個,回頭我路過的時候,多給你要幾幅來。”

“我又不懂這些書畫,就是給我觀摩,我也看不出好賴來。總歸是書畫大家,總是錯不了的。”

“無礙,就是掛在家中,裝裝門麵也好的。”沈長致渾不在意地擺擺手,將一大卷的書畫塞給了沈團團,讓沈團團找個箱子裝起來。

肖老頭兒看到這一幕,這才恍然,恍然之後,就是感慨,果然,隻有沈長致最他的胃口,他沒有敲錯人。

再等到下次出門的時候,肖老頭兒很樂意配合沈長致,沒當沈長致吹捧別的書畫大家的時候,肖老頭兒就做出一副隱忍的模樣,忍無可忍, 等回了房,就將沈長致一頓好罵!

有了肖老頭兒的配合,沈長致的收獲頗豐,有一回,一家就拿了三幅畫作!

如此一來,肖老頭兒更是樂此不疲,不時地就要帶著沈長致往外跑。

所以,這一回,還是因為清明,沈長致從外頭趕了回來,回來的時候照例帶了不少的好東西。

“哥,不用買這麼許多的東西, 寧南星他買的院子都塞不下這麼許多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