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1 / 2)

王嬸也不給沈團團拒絕的機會,轉身就去幫著收拾東西去了。“我瞧著以後你們肯定要自己做飯的,畢竟有個小院兒,家裏的酸菜壇子還是多帶幾個去,你們都歡喜吃。回頭,家裏頭多醃製一些酸菜,讓人給你們捎去。也別惦記著家裏頭,不過就是休沐日的時候就能回來了。”

“要不然,我還是別去了。”

“那哪成!你若是不願意去,我可是要生氣了。難得你們都不在,我就讓我也當家做主一回,不成嗎?”王嬸故意擺下了臉,一臉的不高興。

沈團團哪會當真,這些年,王嬸從來不肯沾銀子的,每回就算是買了東西,剩下的銀子都是交還給沈團團的,後來還是沈長致看不下去了,每個月的都給王嬸五兩銀子,讓王嬸自己看著買著。若是有時候王嬸買了布料子或是旁的貴一點兒的東西,沈長致就又會給王嬸塞銀子。

後來日子久了後,沈長致也不耐煩總是給王嬸塞銀子,就一次性地給了王嬸五十兩銀子,讓王嬸當家。

許是因為王嬸自己也覺得跟沈家人沒啥區別,這回倒是也不拒絕,拿了五十兩銀子後,但凡是用了銀子的地方,就會跟沈團團念叨念叨。不過沈團團從來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的,壓根就沒有往心裏去。

後來還是沈長致找了王嬸談了心,王嬸這才沒有惶惶然,“嬸子,你不用擔心為了這幾兩銀子,我們一家人就猜忌於你。再說一年忙到頭,盡心盡力地為了我們這一大家子,就是這心意,五十兩銀子也是買不來的。再說,我跟團團都將你當成自家人看待的,若不是想著嫁給我爹,可能委屈了您,我們就將您當娘了。”

一番話,將王嬸說的痛哭流涕,沈長致還說了,往後,會給王嬸養老送終。王嬸這才收起了小心,自此在這個家更是自在。

看著王嬸如此的利索勁兒,想著於隱書院也不遠,也就是出了江夏城,一日就能打個來回,往後隨時能回來。沈團團也就不再拒絕,沈團團拿了二十兩銀子要給王嬸的時候,還是被王嬸拒絕了,“長致給的五十兩銀子,我這還有的剩下的呢。咱家過年又沒有買多少的東西。”

去年過年的時候,賀春樓的掌櫃的拉了一車的年貨,就是連租了她家鋪子的玉石齋也是送了年禮來。再加上苗家寨的送的,還有一些送給寧家祖孫倆的,和在一起,自家竟然也沒有花上幾個錢。所以沈長致過年給的五十兩銀子,王嬸還留了不少。

“我這心裏有數著呢,你們都不在家,若是有人上門借錢,你爹若是非得往外借錢,我這手裏有銀子也攔不住啊。若是我手裏頭沒錢,你爹也沒法子往外借。”王嬸如今一個屋簷下,早就將沈忠的性子摸得一清二楚。

村子裏那些人,自打知道了沈家不聲不響地竟然置辦了七八十畝地後,時不時地就有人來跟沈忠借銀子。虧得沈忠也知道,因為當初為了救沈孝出來的時候,朝著寧家借了不少的銀子, 自家還欠著賬,所以大多時候都是義正言辭的拒絕了。

但是每回遇上了老弱病殘,沈忠就狠不下心來了。就會腆著臉回家跟沈團團商量,能不能稍稍地挪一點兒銀子借錢。但是每回都是被沈團團拒絕了,若是開了這個口,往後村子裏的都會上門借錢。

都是一個村子的,這個借了,那個不借,就傷了情分。索性就一個人都不借,如此,大家都一樣,倒是也是公平。

人就是這般,我沒有,大家都沒有,那就是正常的。若是一旦打破了這個平衡,這日子就沒法過了。

所以,王嬸才有此一說。

沈團團也心知不缺錢,也就沒有推來推去的,心裏打定了主意,回頭跟三丫娘也好好地說一說,讓三丫娘閑著沒事兒的時候,多來自家坐一坐。

沈團團倒是真沒啥能帶的,我左右也就是半天的功夫,就算是想回家也是極方便的。隻是不放心家裏頭,生怕他們一走,他爹就要被人哄了去。

沈長致倒是坦然,原本對於於隱書院,沈長致的心裏是極向往的,江夏城書院裏的學生,每個人都向往能進於隱書院,隻要進了於隱書院,就意味著半隻腳已經是秀才了,隻要繼續勤學刻苦,早晚都會是一個秀才。

沈長致還記得,當初,楊安康進了於隱書院的時候,他心裏是多麼地羨慕。但是他一次都沒有去考過於隱書院,因為他知道,這個家裏頭離不開他,也沒錢。沒想到,有朝一日,等他已經完全放下了,卻被告知,又能進書院了。雖是歡喜,但是卻沒有了以前的那種熱切。

若不是肖老頭兒的畫技,沈長致覺得,自己應該是不願意去書院的。

所以,沈長致也隻是整理了應季的衣裳,再加上一些用得上的書,和彩墨等常用的物什。

王嬸正在碎碎念著,說著去了書院要聽話啥的,沈團團看到沈長致出門,“嬸,等我回來再念叨不遲啊,我看我哥出去了,我跟著去!”

“哎——我還沒有說完呢——”王嬸眼睜睜地看著沈團團跑了出去。“這丫頭,嫌我嘮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