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構建現代化企業製度
目前,大部分的國有企業都處於所有者位置空缺以及政企不分的情況下,內部科學治理結構所產生的無產權約束,以及責任約束的弊端,都可以通過構建現代化的企業製度以及深化當前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等方式來實現責任約束機製健全化。完善企業現代化製度建設是當前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主要方向,同時也是一個漫長且艱巨的任務。企業製度改革需要跟隨社會化生產而不斷完善組織製度,和生產與經濟規模有直接聯係。企業製度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同時也是文明發展的一種形式,所以,相關工作人員必須要勇敢地去借鑒先進的製度經驗,對其加以改造,提升國有企業的發展水平。
2.4 改善負債率結構與企業內部機製
為了控製國企的債務負擔,國家曾經出台了一係列的政策來補充國企資金,還準備了銀行核銷呆賬壞賬儲備金。針對這一情況,可以通過提升直接融資比重的方式來控製,不斷發展資本市場,提升融資比重是改善國企資產負債率結構的主要方式之一。如果可以將企業的資產負債率控製在比較合理的水平線上,還可以通過補充資金的方式來緩解。但是,和國有企業改革相關聯的社保等改革成本也比較高,所以單單依靠國家財政支出遠不能滿足資金需求,必須要通過多種渠道進行融入,籌集資金,解決問題。國有企業需要不斷建立健全內部機製,培養企業家隊伍,隻有這樣才能滿足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打破傳統的人才部門規定的條件,不斷優化人才資源配置,促使人才合理的流通。通過人才競爭機製等方式,宣揚優勝劣汰原則,讓國有資本經營人員轉變自己的身份,變為國有企業資本人格化的一種代表,使其更加忠於國有資本。
參考文獻
[1] 周光輝,殷冬水.壟斷經營:社會正義的困境——中國國有企業行業壟斷問題的政治學分析[J].社會科學戰線,2012,(2).
[2] 辛宇,呂長江.激勵、福利還是獎勵:薪酬管製背景下國有企業股權激勵的定位困境——基於瀘州老窖的案例分析[J].會計研究,2012,(6).
[3] 劉靜武.國有企業如何走出困境——國有企業困境與財稅對策研討會發言摘要[J].財政研究,2012,(3).
[4] 李慶真.體製變革中的企業非理性行為——一個來自困境中的國有企業的社會學分析[J].經濟體製改革,2013,(4).
[5] 穆勝.我國國有企業績效管理困境成因分析——基於G機場集團績效管理項目的實地跟蹤研究[J].科研管理,2011,(6).
[6] 李成,黃友希,李玉良.國有企業改革和利率市場化能否改善非國有企業融資困境?[J].金融經濟學研究,2014,(4).
[7] 曲紅燕,武常岐.公司治理在製度背景中的嵌入性——中國上市國有企業與非國有企業的實證研究[J].經濟管理,2014,(5).
[8] 陳仕華,盧昌崇.國有企業黨組織的治理參與能夠有效抑製並購中的“國有資產流失”嗎?[J].管理世界,2014,(5).
(責任編輯:王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