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瑾抽到的是藍色,抽到相同顏色的是的是一淡青色的靦腆小少年。孫泰和韓青的運氣也還不錯,沒有第一輪就碰上。其餘人也各自抽好簽,各自站到對應的位置。
“第一輪的題目是: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還是細節決定成敗。本場一共分四輪,每輪淘汰一人。”少年嚴肅的聲音中帶著掩蓋不住的稚嫩,聽起來倒是有點讓人忍俊不禁。少年想必也是知道的,表情倒也是愈發嚴肅了。
這個題目很具有可辯性,無論是正方還是反方都有話說。以古代的局限性來說,出題者的水平也是是挺高的了。能夠有如此的看法,應當也不是什麼泛泛之輩,想來將來的成就也不會太差。想多了,回到正題,其實這個問題本身並沒有什麼答案,隻是思想的交流。
但是這個辯論賽的規則與現代的辯論賽還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的,隻有兩個人作為正方反方相互辯論。不像現代辯論賽的流程那麼多,有立論賽、駁立論、質辯、自由論辯和結辯。相對而言少了很多
周瑾抽到的是正方,也隻相對的那就是青衣小少年便是反方。少年向有些緊張地向周瑾方向看了一看。
“請多多指教,”周瑾自是知感受到了少年的目光,便向少年作揖以示禮貌。想緩解少年的緊張。
“也請你多多指教。”少年還禮,而且還有點害羞。從姿勢上看還很是緊張,稍微放不開,興許是年紀還小,第一次在怎麼多人麵前比賽。
“現在,我宣布,第一輪比賽正式開始。現在有請第一輪選手上台發言”小少年說完便立在一邊。
“成大事應不拘小節,例如劉備三顧茅廬,魏征直言上柬,李白疏狂,嵇康阮籍清淡都是成大事大功者不拘小節的有力證明,如果一個人把其他觀點都放在了細節之上,它就無法很全麵的看問題,更無法和很好的把握局勢,或是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投放在最關鍵的一環上麵。”開頭便是正方的發言,周瑾開始便表明立場,音調平穩,語速平均,底氣很足,但這也就給少年的辯論增加了難度。
雖然很是擔心少年,但這是比賽,如果給少年放水,那就是對少年的不尊敬,可能少年也不會知道,但自己心裏會有愧疚,
“老子曾說”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它準確地指出了想成就一番大事業,必須從簡單的事情做起,從細微之處入手。”看到周瑾大表現後少年雖然很是緊張,但也是熟讀典籍,有些真功夫的,很快就反應過來了。
“《鴻門宴》中有言:”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意思是讓做大事者不必考慮細枝末節,行大禮不必計較小的謙讓。做人也應如此,因善於取舍,才能成就大事。”不過兩三息的時間就回答上來,其實周瑾在少年剛回答完就可以回答,但是為了控製節奏,所以才沒有立刻反駁。
“這……這……我,我不知道了。”少年羞愧的滿臉通紅,站在場上頗有些不知所措。
“下麵我宣布,第一場周瑾獲勝。”嚴肅少年看到這樣就知道那名少年是輸了,也就公布了結果。
“你覺得我說的對嗎?”下台之際,周瑾開口問了少年一個問題。似是隨口一問,閑聊間的話題。
“我覺得你很厲害,說的也很有道理,但我還是有地方不能同意你的說法”少年沒有立刻回答,反而是想了一會兒,到了台下,青衣少年攔住周瑾。雖然羞怯但是堅定地說出了自己的觀點。
“這個問題本身若是沒有答案,那你有何必執著。這個辯題決定勝負的關鍵是小節與細節的區別,在我的定義裏,小節是不影響事情結果的細枝末節,由於不影響結果,關心它隻能白白浪費時間精力,無益於成就大事;而細節確是事情的重要環節,不能忽略也必須關心的,這樣和小節和細節的區分就讓很多事例成為我的優勢。你明白了嗎?”看到少年認真想了一路,周瑾就知道,他摸到門檻了,現在隻需要捅破一層窗戶紙就能完全明白了。
說完這番話少年恍然大悟,原來一開始周瑾就給自己下了一個陷阱,所以自己才說不出第二句。因為自己完全順著對方的觀點來,但在周瑾的定義中,自己的觀點就是完全錯誤的。不過小節的意思還有很多,並不能簡單的給它下定義,真是太厲害了,自己剛開始看到的真的隻是皮毛而已,想到此少年對周瑾突然有了些仰慕,原來她一開始就看明白了,最後還給自己解答,真的是讓人尊敬。自己真是虛長年歲,突然明白了,真的是很想趕緊回去查閱書籍,對比之前的不足。